• 38

北捷受難家屬將控醫院醫療疏失


donny419 wrote:
在此很客氣的..回文...(恕刪)


所以像第一、二種的人,舉例像輸錯血,輸到愛滋的血,擴大傷害了吧,是可以告醫療疏失的吧?你認同嗎?

照你說的第三種人,我知道你想說的是一些刁民,只想占醫院便宜,透過訴訟得點好處,這些是刁民或訟棍的任何稱號,我都認同是壞人沒錯,所以我不支持,但醫生也有壞醫生吧(我只是試著平衡一點地說。)

對一般百姓來說,有誰修過醫療疏失的學分?誰有能力去區分?百姓能靠的就只有人性本善地去安慰自己說,醫生是救人的,不會害人的,這對九成九好心的醫師是說的通,但只要碰過一次壞醫生,醫生這職業代表的都是好人的觀感,馬上剩50%。

既然沒修過醫療疏失的學分,若國家有規定,要提告醫療疏失之前必須先接受講習,那也很好,問題是沒有,跟醫院和解,也怕小蝦米對抗大鯨魚,那還不如透過訴訟,有個公平的機會,也有比較清楚的釐清的機會。我重申,百姓直接提告只是想獲得真相的一個手段而已,沒辦法中的辦法,若有立法,有其他管道,百姓也是得跟著走這程序,不是嗎?

你前面說的很不錯,可惜後面要我公布個資這言論就否決掉你前面講的頭頭是道,今天我真的公布個資,醫生就可拒絕我就醫嗎?這社會容許嗎?你這建議根本是兒戲話。那常常玩跳樓自殺的人,被送醫也一直喊:「不要救我!」,這社會是否容許醫護尊重其意願就讓他死一死算了呢?

Dearwing wrote:
其實要很認真的說,我...(恕刪)


說的很好,也欣賞你的態度。

舞飄零 wrote:
浪費醫療資源...唉...(恕刪)


你觸動我心裡真正想觸及的一個話題,是否是因為有了健保後,整個醫療體系都以積分為中心考量,我不想說醫療體系是否變得唯利是圖,也不想往下說,畢竟盤根錯節。但有識者,心裡必須有數,不要讓親人的病痛被論斤論兩為先。

donny419 wrote:
大家釐清一下各醫學院...(恕刪)


說的好,「透過檢討來改善」,這才是硬道理。輔導出個正常管道,讓一些連醫療疏失這四個字都不會寫的,有個機會了解真相,不是很好嗎?

豆子小珍珠 wrote:
在A醫院照X光片,到...(恕刪)


我有個故事是,病患躺在開刀房,打了麻醉,但仍有意識,心裡是七上八下,害怕自己有可能走不出病房,那種不安感中,碰到醫師與護士在一旁打情罵俏、談笑風生,完全把他當路人甲,病患當下留下淚來。那反差的是,送行者對死人的尊重。

kuoyuan1 wrote:
家屬是可以質疑,但是...(恕刪)


我澄清一下,鄭捷案受害人送醫後不治,家屬要提醫療疏失,緣由為何,我不知,我只就我看到的新聞畫面,被送醫的婦人,因一個碰撞,喊痛出聲,若今天我是親屬,我絕對會提出質疑,那一碰撞,真的我不是親屬,我也揪心了一下,所以我從頭到尾都說支持家屬的舉動,讓法官釐清真相。

MeSoHoney wrote:
我有個故事是,病患躺...(恕刪)

這代表這臺刀不會太難開,是好事!!況且沒有醫生會在確定麻醉完全前就動刀吧,如果手術中嘻笑是該檢討,手術前你管人家在幹嘛,尊重不是這樣無限上綱的。如果醫生如果擺了一副如臨大敵的臉色,那可能不是尊重,是擔心你有命進沒命出。
MeSoHoney wrote:
我有個故事是,病患躺在開刀房,打了麻醉,但仍有意識,心裡是七上八下,害怕自己有可能走不出病房,那種不安感中,碰到醫師與護士在一旁打情罵俏、談笑風生,完全把他當路人甲,病患當下留下淚來。那反差的是,送行者對死人的尊重。

要禮貌該找的是禮儀師不是醫師,重點是醫師開完這刀病情有沒有改善

MeSoHoney wrote:
我澄清一下,鄭捷案受害人送醫後不治,家屬要提醫療疏失,緣由為何,我不知,我只就我看到的新聞畫面,被送醫的婦人,因一個碰撞,喊痛出聲,若今天我是親屬,我絕對會提出質疑,那一碰撞,真的我不是親屬,我也揪心了一下,所以我從頭到尾都說支持家屬的舉動,讓法官釐清真相。

所以那婦人是因為擔架碰撞導致死亡,還是被鄭捷砍傷導致死亡?

kuoyuan1 wrote:
家屬是可以質疑,但是...(恕刪)


重賠這法律,只要人權是在進步的國家,就不可能發生,所以你這樣講只是氣話。

有錢人真的有勞斯萊斯級的醫療服務也是不爭的事實吧。但窮人只求不被當垃圾對待而已。

一個小小的碰撞,真的可大可小,不是你我嘴砲無限上綱會有結果,我支持提告只想對釐清事實有幫助,不然呢?家屬燒香告慰死者,是我們窮人命當該賤,就不要提醫療疏失的官司了吧。

thron wrote:
這代表這臺刀不會太難...(恕刪)


我導正一下你的觀念,我想病人在那種心境下,連我也可能,能有機會的話就給你跪下,乞求你們會真的很認真地對待我這病患,畢竟生死交關了,臉皮能多厚。病患要的只是認真的態度的同理心,而不是像屠宰場待宰的豬隻,對於要決定我生死的人,我眼看著他們 piece of cake 的態度,對我無知徬徨的心態只帶來更大的恐懼。

要我再講一個例子,一個病患是手汗來開刀的,病人被麻醉後,主任帶著實習醫師現場指導開刀,幽默談笑風生的課程,讓學生不對開刀那麼嚴肅或恐懼,但等到主任動刀欲切斷患者的某條神經時,這時有位勇敢的學生質疑了他,主任這才發覺該切的不是這條神經,但仍是笑笑帶過,最後,當然啦,切錯神經病並不致命,但對病患來說,造成的影響,病患其實會更想自殺。
  • 3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