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ff wrote:
這些國家學校的EMBA也不是沒設
水準 2011 wrote:
不過現在麻煩了,我們...(恕刪)
就看他下午出面怎麼說囉...
我是覺得都報名阿...如果都有上我是希望他還去政大唸啦...
畢竟旁聽過半年...教授老師也都熟了...
而且就是這半年讓他想要唸EMBA...那政大應該還是首選...
阿基師果然出來說話了..他也想唸EMBA...但是他也是只有初中畢業...
即使他有大陸特級廚師的證照...但是台灣不承認他還是沒資格...
這就是我說的...這些人才基於幼時環境或是個人興趣的因素沒有選擇"唸書"這條路...
在他們專業領域有非常好的表現時候...想再回來補其不足...
我真的覺得這是一件好事...
再者...我再重申國外之所以會有相較於我們有更有彈性的入學條件...
是因為他們已經有類似的經驗...
既然是一個好的措施...為什麼不能學呢?
既然教育部已經著手修法...大家就樂觀看待這件事吧!
我攝影...故我在...
水準 2011 wrote:
換句話說,這種東西不是給沒有經驗的學生念的,而是已經有成就的企業家或高級管理人進修管理技巧的課程,更多是課堂上經驗的彼此交流(打嘴炮加換名片)、企業案例的分析(團體打嘴炮)、然後寫寫論文(文字上打嘴炮),本人就是這樣混過來的,什麼原文,基本上就是一些企業術語,至於原文書,就別騙人了,台灣的大學生抱本原文書只是裝裝樣子,大學裡的原文書,中文翻譯多的是,別想筐人。
基本上,EMBA 所要求的,比一般大學學歷要求的還輕鬆很多很多,你以為老闆們真有那麼多時間去念書?別傻了,所謂的 EMBA 本來就不是學術取向,而是有幾個目的:
1. 滿足一些企業家擁有碩士學位,但無需太努力念書的管道,像我們這種不愛念書的人。
2. 提供企業家擴展人脈的需求
3. 學校可以跟民間企業接軌,說白一點,可以馬上有一群『有錢的校友』支持學校,提高學校名氣
4. 擴展學校高層與教授自己的人脈
對,可是一遇上被罵到信心全失的總統和揣摩上意的官員,就變成全面檢討起”報考國內研究所”的資格限制.
EMBA 本來就不是學術取向,限制資格沒甚麼意義,可要是像蔣偉寧這樣搞,”在國外大型競賽中表現出色者”均算大學畢業同等學歷,照這標準反推回去,我打算拿學位換經典賽選拔資格,合理吧?
年紀小小就這麼會唬濫,長大是準備當記者還是法官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