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tinger wrote:
政府應訂定計畫,逐步達成非核家園目標;並應加強核能安全管制、輻射防護、放射性物料管理及環境輻射偵測,確保民眾生活避免輻射危害。
嘻嘻,又被我釣到了。
你終於承認台灣政府有訂計畫"加強核能安全管制、輻射防護、放射性物料管理及環境輻射偵測,確保民眾生活避免輻射危害。"
cypress626 wrote:
1.
核能出意外機率極低,但就算他低到小數點後面的零數不完,還是要與人群保持距離
這是成熟考慮負責與尊重的必然結果,不是兩個小孩子幼稚的吵架
2.
台灣是世界上地震最頻繁的國家之一,小地震早就累積成千上萬次,結構還好好的在那邊
1. 錯,核能安全計畫中很重要的一環你沒提到:疏散計畫。
照你的觀點是:出意外的機率很低,出了意外就大家坐著等死;因為機率非常低所以不用考慮出意外的狀況。
很幸運的大多數主管核能安全的機關沒有你這麼賴皮。
與人口稠密區距離遠近之所以重要,就是要讓疏散的人數降到最低以及「確實可行」。
所有核電廠都一定有疏散計畫,核四也有,但是核四的疏散計畫你看過嗎?
連這個答案都說不出來,我很好奇你們對核電廠安全的信心是從哪裡來的?
2. 又錯了,你這是鐵齒無敵,為了辯論而辯論。
如果參考三浬島、車諾比、福島的經驗,政府的第一反應絕對是「封鎖消息」。
事實上發生核災變的時候,政府最擔心的並不是災區人民的死活,而是媒體。
世界上所有的政府嘴巴都講人民的福祉優先,但實際上政府組織運作的原理,都是「維持社會秩序優先」。
維持社會秩序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封鎖消息。
聽起來很無情對吧?很不幸的,這些措施可能是正確的。
如果核四(核一、核二)發生意外,需要疏散北北基八百萬人口,政府會怎麼做呢?
發布疏散警報?別想太美了,根本不會有北北基的疏散警報。
八百萬人口湧向桃竹苗地區會是甚麼景象?車撞車,人踩人先死個十萬左右吧,那些逃不掉的,趁火打劫的,不相信的,我想像力沒那麼豐富 ... 但我知道只要是稍有理性的政府,都不會發布八百萬人口的疏散命令。
是的,不疏散可能死更多,但那是十年、二十年後的事情。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