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0

英專責機關回論文門:揭露口委名單會造成蔡英文「傷害與痛苦」

turtlins wrote:
你說的那些經驗,我都(恕刪)


孫玉文的碩論正好指出蔡總統論文的可疑之處....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PhD...,1983" 是錯誤寫法,
正確應該是...
"....PhD Thesis, The London School....,1984"
難道蔡教授對自己論文時間也會搞錯!?

既然蔡總統的論文在國內已經有人引用過,
理當一本在英國出版的論文,國外引用次數一定會多於國內才是,
就像我的土論文在國內引用比國外多一樣,這樣才合乎邏輯,
可是蔡總統的論文,30幾年下來國外引用次數是0,是0耶!

博士的養成,
除了得參加很多大大小小的研討會之外,
還有很多專討,
還有系上.學校公開非公開的成果報告,
遇到問題,時而得跟很多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討教,
再加上口委那邊的研究系統,
可知道會有多少人知道你在研究什麼嗎?
蔡總統唸的是雙熱門科系,
寫的論文又是GATT熱門議題,
當中必然有些人會引用你的論文,
若是從圖書館拿不到,人家會當面或者寫信來跟你要的,
不是一句遺失,就能三言兩語去解釋"引用0"這麼簡單.

此外,蔡總統所發表的期刊論文全從她的博論而來,
在她的作者欄完全忽略指導教授的貢獻,
這點也完全不合乎邏輯與學術倫理.

如果官方認證就不能質疑,
那格達費兒子的博士學位又如何能水落石出!
我們質疑的是過程不合乎邏輯與學術上的違背常理.
所以,我來告訴你為何沒有證據也能質疑,


請問我們的國安局長(4/30)有任何證據嗎?



這是美國3月最新科學期刊所發表的研究結果,

除非我們能從科學的角度去推翻上述結果!

人家WHA官方也已然統一"新冠肺炎"一詞,
但整個台灣卻如同我們疑英派一樣不相信科學,而繼續沿用"武漢肺炎",
除非你覺得我們的政府態度也錯了!
所以....合理的懷疑是不是必要的!?
Enter Passcode wrote:
你怎麼可以確定是因為你的回報而不是被嘲笑後而更改的?


你這問題問得好啊。

不管是因為我的回報,還是因為被嘲笑,而更改,

這都證明一件事:

LSE官網管理員對於官網上的錯誤訊息,更正的速度非常快,一天之內就會更正了。

那麼,

LSE官網10月那篇聲明在官網上都掛了幾個月了?

都 7 個月了。

沒有人去檢舉過嗎?沒有人公開在媒體上懷疑過嗎?

當然有。

結果呢?

7 個月都過去了,官網管理員有更正嗎?有下架嗎?

沒有,一點都沒有。

這不就表示LSE官網已經確認過,那是LSE校方的官方聲明。
turtlins wrote:
你這問題問得好啊。不(恕刪)


你根本不知道誰改的
ac12acx wrote:
孫玉文的碩論正好指出蔡總統論文的可疑之處....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PhD...,1983" 是錯誤寫法,
正確應該是...
"....PhD Thesis, The London School....,1984"
難道蔡教授對自己論文時間也會搞錯!?

既然蔡總統的論文在國內已經有人引用過,
理當一本在英國出版的論文,國外引用次數一定會多於國內才是,
就像我的土論文在國內引用比國外多一樣,這樣才合乎邏輯,
可是蔡總統的論文,30幾年下來國外引用次數是0,是0耶!


你第一段就證明你根本沒查過資料。

第一,蔡英文的論文當然是1983年啊。

LSE論文網是1983年



蔡英文博論電子檔封面也是1983年



LSE圖書館條目也是1983年



大英圖書館EThOS條目也是1983年



第二,孫玉文那個寫法,正好證明了她看過蔡英文的紙本論文。

沒錯,一般的博論引用會寫成PhD Thesis,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之類,

例如:



但孫玉文寫成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PhD,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The University of London, 1983



恰恰是因為她看到的是蔡英文紙本論文的封面,而且正是2019年出土這本原稿的封面:



這個寫法和原稿上的寫法一字不差,除了題目上那個白癡英文造字和倫敦大學的London寫成Lonton之外。

再看看其他LSE博論的封面,就會明白其中意義:

這是1984年LSE博論封面寫法:



或是1983年LSE博論:



不只寫法各有不同,連校名都有不同寫法。

像1983年那本的校名是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但蔡英文和1984年那本博論的校名是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第三,至於國外引用次數 0,

那是你們矇著眼不願面對事實囉。

蔡英文的論文既然在1983/84年在送往圖書館的過程中遺失,

那國外就不可能有人能看到這本論文了啊,

那是個沒有電子檔、沒有線上論文的年代,

圖書館既然沒有紙本館藏,連館藏目錄都沒,

就算有人因為 IALS 的1985年特刊而想要查閱,也無從查閱起啊。

你們不願面對論文遺失的事實,

所以才產生一堆自以為無解的質疑。

一旦接受論文早在1983/84年送往圖書館的過程中遺失此一事實,這些質疑就都可以解釋了嘛。
造成蔡英文「傷害與痛苦」

造成蔡英文「傷害與痛苦」

造成蔡英文「傷害與痛苦」
turtlins wrote:
你第一段就證明你根本(恕刪)



遺失跟不存在…都是同樣的結果…

請問如何證明…是遺失,而非不存在呢???

就LSE也曾說過從未收過蔡同學的論文…就如何解釋呢???

MISS 與 never received 是不同的概念…你如何清楚的知道途中遺失了…

這些都是你自己憑空推論不是嗎???

還要人承認這個你憑空推論的結果呢???
hotonpone wrote:
遺失跟不存在…都是同樣的結果…

請問如何證明…是遺失,而非不存在呢???

就LSE也曾說過從未收過蔡同學的論文…就如何解釋呢???

MISS 與 never received 是不同的概念…你如何清楚的知道途中遺失了…

這些都是你自己憑空推論不是嗎???

還要人承認這個你憑空推論的結果呢???


第一,

1983/84年收論文的有三個單位:

首先是口試委員,然後口試委員交給倫敦大學高階學位辦公室,最後由高階學位辦公室送交SHL。

這三個都不是LSE的單位或人員,所以LSE當然說他們沒收過啊。

2005年之後,學位改由各學院自行頒授,論文也改由各學院圖書館自行館藏,原來館藏在SHL的論文也逐步轉送回各學院圖書館。

但當年蔡英文的論文既然沒送達SHL,SHL轉送回LSE圖書館時,當然也不會包括這一本,

所以,LSE當然還是只能說他們沒收過啊。

第二,

LSE博論有這種遭遇的不只蔡英文的論文,SHL那131本最後還是查不到去出的各學院博論中,LSE至少就有兩本。

另外李海默在1981到1984年IALS定期期刊中找出七名與蔡英文一起由MPhil晉升PhD學程的研究生當中,有一位也是LSE的學生F. N. A. Sowah,後來在1982/83年獲頒博士(順便提醒喜歡質疑蔡英文拿博士速度過快的疑英派,這又是一個反證囉),

此人的博論可在IALS找到紙本,但原館藏於SHL那本,轉送回LSE後卻失蹤了,

LSE圖書館連館藏條目都沒有,

這意思就是:SHL把他的論文轉送回LSE圖書館時,不知在哪個環節遺失了,

LSE圖書館根本就沒收到,所以連館藏條目都沒有製作,

但SHL的館藏條目仍然註記館內已無此論文,請借閱者去LSE找。

第三,

蔡英文的論文當然存在,

IALS在1981年到1984年連續4年的2月號中都列出蔡英文的學程和當時的論文題目,

1984年9月的特刊也明載蔡英文的論文題目、學位、年份,

這些資料都與學生記錄卡上的資料相符,包括題目、學程、獲頒學位、各個時間點,

也和1984年2月寄發的口試通過及獲頒學位通知函所記載的題目相符,

也和1987年孫玉文碩論引用資料中所列題目、年份一致(除了那個白癡英文造字之外)。

換句話說,

除非你們能一口氣證明這四本期刊、一本特刊、一份學生記錄卡、一封通知函、一本碩論,全都是偽造,

否則就無法推翻蔡英文論文當年確實存在的事實。

第四,

彭主播最近宣稱的那封神秘回覆也證實蔡英文當年有繳交論文:



Please note that this is a requirement of the degree and we cannot make an award to you until we have received a final copy of your thesis.

收到最終版論文,才會頒發學位。

蔡英文獲頒學位有各種證據:

IALS的1984年9月特刊

學生記錄卡

1984年2月寄發的口試通過及學位頒發通知函

1984年2月寄發的院長道賀函

1984年3月頒發的學位證書

LSE提供給林環牆的1983/84年畢業生名冊

LSE官網LSE名人錄(LSE People)記載

2016年1月LSE官網報導LSE alumna Dr Tsai當選總統

2016年1月LSE官方臉書賀LSE graduate蔡英文當選總統

2019年10月LSE官網的官方聲明

LSE兩名主管接受Richardson reports採訪時具名證實

2020年1月LSE官網報導Alumna Dr Tsai連任成功

所以,除非你們能一口氣推翻這種種證據,

不然,蔡英文獲頒學位的事實確立,

按照彭主播的神秘回函,那她當年當然有交了最終版的論文囉。

第五,

還有,你要不要先整理一下自己的邏輯啊?

你到底是要說蔡的論文 MISS,還是要說她的論文 never received 啊?

不管是哪一種,都表示蔡英文的論文被弄丟了,只差在是圖書館弄丟的,還是運送的人弄丟。

我以上都是根據所有人都可以去查證的事證喔,

完全不是像某些人沒辦法拿出來供人查證的憑空想像喔。
Enter Passcode wrote:
你根本不知道誰改的


那你知道是誰改的嗎?

你不信的話,

也可以在官網上找一個沒人報導過的錯誤,

然後用我前面提供的回報網頁測試看看啊。
turtlins wrote:
那你知道是誰改的嗎?(恕刪)


你可以自己玩,我一點興趣都沒有
turtlins wrote:
另外李海默在1981到1984年IALS定期期刊中找出七名與蔡英文一起由MPhil晉升PhD學程的研究生當中,有一位也是LSE的學生F. N. A. Sowah,後來在1982/83年獲頒博士(順便提醒喜歡質疑蔡英文拿博士速度過快的疑英派,這又是一個反證囉),

此人的博論可在IALS找到紙本,但原館藏於SHL那本,轉送回LSE後卻失蹤了,

LSE圖書館連館藏條目都沒有,

這意思就是:SHL把他的論文轉送回LSE圖書館時,不知在哪個環節遺失了



我是問你蔡同學…你回答李海默…這也沒關係…李海默有找到紙本…為什麼蔡同學的紙本呢???

一本都沒有…不知那個環節…會不會那個環節就是沒有存在呢???

自古以來…證明學位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證書論文…拿不出論文…說丟掉,誰信呢??

要怪就怪自己無法把最重要的保存好,連學校都拿不出來,這樣要如何說服人呢??

一直在拿間接證據在繞圈圈…直接拿出證書,讓大家驗到飽…收工,不是很簡單…


這簡單的事做不到…憑什麼要信你一堆貼文,任你講述虛應故事呢???


論文就是論文…講的就是蔡同學…別在拿什麼其他人反證什麼東東了…丟了就是不存在,

不然就請LSE出示丟掉證明…不然一個沒論文的博士,如何服人?
  • 43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