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邏輯討論,讓3%的意思會是正負1.5%都算輸的意思嗎??

垃圾不分顏色 wrote:
這算不算是硬凹呀!!...(恕刪)


讓3%通常認知是甲減3%或乙加3%。很少是同時甲減3%跟乙加3%。

例如現金價,未稅價,未稅現金價,正常已稅價。
sansen wrote:
柯p是說讓3%, 因為3%是在統計誤差範圍,

國民黨寫統計誤差範圍也OK,

假設誤差範圍在 +/- 3 之間,
差異 6%已經在誤差範圍之外

若A:40% B:36%
誤差區間為±3%

這是因為抽樣調查只選一千多人
無法確定實際兩千萬人中AB是多少
A真實數值可能為37~43%
B真實數值可能為33~39%

有可能A=43% > B=33%
也可能A=37% < B=39%
無法確定A必大於B


必須兩者間的差距大於6%
如A:43% B:36%
A真實數值可能為40~46%
B真實數值可能為33~39%
則可以確定A > B
在統計條件下的任何可能性都成立此關係
何患無 wrote:
讓3%通常認知是甲減3%或乙加3%。很少是同時甲減3%跟乙加3%。

例如現金價,未稅價,未稅現金價,正常已稅價


協議白紙黑字是寫誤差範圍內
柯文哲自己一開始也是說誤差範圍內
輸了就想洗成讓3%?
都到今天了
到底誰要來幫國民黨解釋一下
跟比較基準點的落差正4.x%是要怎麼落在比較基準點的正負2.98%的範圍內?

這樣解釋民調數字,那不就民調34%跟40%其實是一樣的?投出來會是接近平手?

有夠鬼扯難看的一局,難怪跟國民黨協商的都是以不歡而散收場,然後還裝無辜…
sonadora

Panchrotal 如果國民黨人士一直都是這樣看待民調數字,那難怪他們總是自信心爆棚…

2023-11-23 10:45
Panchrotal

sonadora 民調支持度是粗統計值,真值可以是區間內任何一點,統計數字不等於中間基準點,不等於正負區間機率切一半

2023-11-23 11:05
八幡 wrote:
看看各家民調公司的"前言",就知道所謂的3%誤差範圍內
在統計學上就表示"無顯著差異".....
用大白話說就是兩人理論上的民調差距"無意義"或是不相上下!!


菁英比賽, 是分分計較. 差一兩分就是建中附中不一樣.

但是吊車尾幾個人還要爭哪個好, 那就被恥笑了.
不默而生 wrote:
協議白紙黑字是寫誤差範圍內
柯文哲自己一開始也是說誤差範圍內
輸了就想洗成讓3%?

誤差範圍應該是最後算出來的結果,去做+-%吧?
不管是互比還是對比,今天算出柯侯差距4%,然後你再用這4%去+-誤差值%才對。
結果侯陣營把計算過程的多項數字都做+-%,把誤差範圍重複了呀。

柯:A-B=C,然後C+-%
侯:A+-%,B+-%,然後(A+-%) - (B+-%) = C
Panchrotal

sonadora 您有意見可以改成99%信賴區間,讓數字精確化,而不是拿95%區間盧小這段那段不能用,真值的位置你知道了?

2023-11-23 11:01
sonadora

Panchrotal 我們在講的、他們在吵的是「誤差範圍」的認定,誤差範圍是一群值的集合,不是一個值,也不是什麼真值,那本來就是預估的值哪來什麼真值,我就問,4有沒有在0正負3的誤差範圍裡?有嗎?

2023-11-23 11:39
ettvyang65 wrote:
3%是民調統計的誤差...(恕刪)


現在的問題是,柯36,侯31,國民黨還是說侯贏才會有現在的問題。
Panchrotal wrote:
若A:40% B:3...(恕刪)


這就是問題所在,柯說的讓3%就是很直觀的他的數字減3來直接比大小。

結果國民黨說柯的先減3之後還要大於3才算,柯直接說了,如果差那麽多,合起來選也不會贏。

國民黨是要選贏大選,還是要選贏柯文哲?

這個星期就是都在吵這個,5分鐘可以講完的東西吵一個禮拜還沒完沒了。
Brian 168

多項資料顯示,柯文哲事前知道,3%含義在+-3%。其他人有確認過告知過,他懂。

2023-11-23 13:12
Panchrotal wrote:
若A:40% B:36%
誤差區間為±3%

這是因為抽樣調查只選一千多人
無法確定實際兩千萬人中AB是多少
A真實數值可能為37~43%
B真實數值可能為33~39%

有可能A=43% > B=33%
也可能A=37% < B=39%
無法確定A必大於B


必須兩者間的差距大於6%
如A:43% B:36%
A真實數值可能為40~46%
B真實數值可能為33~39%
則可以確定A > B
在任何可能性中都成立


統計學上單純的互比式民調,是這樣沒錯
但政客們發明出來的對比式民調
主要用來比較由哪位候選人出線贏的「機率」會較高
真的要算誤差值,狀況又複雜的多。

例如A和C互比、B和C互比
統計誤差為±3%時
A-C1的誤差範圍可能達到+/-3%=6%
B-C2的誤差範圍也有達到+/-3%=6%
(A-C1)-(B-C2)的誤差範圍甚至可能高達12%

再套用數字來看,例如
A:C1=44%:36%,差距8%
B:C2=42%:38%,差距4%
A和C比,A的真實數值可能是41~47%、C1的真實數值可能是33~39%,
B和C比,B的真實數值可能是39~45%、C2的真實數值可能是35~41%

A-C差距是8%,最多可能達14%(47-33=14)、最少可以贏2%(41-39=2)
B-C差距是4%,最多可能達10%(45-35=10)、也可能倒輸2%(39-41=-2)
原本差距的差距是4%(8-4=4)
最後A可能最多大勝14%,B有可能倒輸2%,來回差了16%
理論上誤差範圍其實高達12%(3+3+3+3或16-4)
雖然極端值發生機率很低,但還是有可能發生

只是12%的誤差範圍,這幾乎已經失去統計學上民調的意義
國民黨臉皮也沒厚到要柯讓12%(4倍統計誤差)
所以就說誤差範圍是6%(2倍統計誤差)
又不好意思說要柯讓6%,所以說教科書上的誤差範圍就是這樣(其實根本也不是)
歡迎光臨我的網站  行動最愛網 http://i-favorites.net
watching-guy wrote:
菁英比賽, 是分分計...(恕刪)


你是指做出來的6份以上民調

都是輸給賴,這個結論?

請原諒,真的看不出任何數據支持這種情況
watching-guy

全部的人都知道, 比民調, 每一份都是侯友宜輸.

2023-11-23 12:56
Brian 168

全部的人,都知道6份9份民調賴輸給兩位?

2023-11-23 12:59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