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

蔡英文曾狂言「1.5個博士」 倫敦大學官方打臉:不頒授!

蔡英文的倫敦求學歷程探討4。

LSE博士學位的取得,必須經過碩士學程,博士學程,及博士論文寫作學程三階段。
也就是經歷了三種學生身分,Mphil student , PhD student , PhD candidate 。

這篇文章將根據LSE碩博士修業規定(2021版),
及李海默論文門的調查報告(台北《海峽評論》2020年1月號),
證明蔡英文在LSE攻讀博士學位時,
她沒有取得博士候選人資格,
她沒有資格進入博士論文寫作學程。

求學有如登山,不管是求學歷程,還是登山行程,都得依規定,拾級而上沒有捷徑。
蔡英文在LSE的求學歷程可分成三階段,碩士學程,博士學程,及博士學位之論文寫作學程。

碩,博士學程之間,還有個Upgrade to PhD的轉換過程,每個階段的通過,都必須遵守LSE的碩博士修業規定。

1981~1984年,倫敦大學IALS的年刊文獻,每年2月都有蔡英文求學的歷程記錄, 記錄每年都有變動,這就表示1980~1983年期間,每年的秋季,蔡英文都曾經更新過資料,隔年2月才會刊登出不一樣的內容。

李海默 的調查報告,有關蔡英文在LSE登博士大山的行程記錄如下:

1. 論文題目上繳期間,1980年秋季(10,2~12,12)
1981年2月刊登 Mphil, Law and non-tariff trade barrier.。
2. 論文題目上繳期間,1981,秋季(10,1~12,11)
1982年2月刊登 Mphil, Legal control o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 a transitional world.。
3. 論文題目上繳期間,1982秋季(9,30~12,10)
1983年2月刊登 PhD, Legal control o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 a transitional world.。
4. 論文題目上繳期間,1983秋季(9,29~12,9)
1984年2月刊登 PhD, Unfair trade practices and safeguard actions.。
5. 論文題目 沒有上繳,1984秋季(9,28~12,8)

1985年2月,沒有刊登蔡英文的資料。

1982年2月刊登出現的 Mphil , 表示 1981的秋天(10,1~12,11)蔡英文上繳資料時,還是碩士班的學生(Mphil student , Mphil programme) 。

1983年2月刊登出現的的 PhD , 表示 1982的秋天(9,30~12,10),蔡英文上繳資料時,已經是博士班的學生( PhD student, PhD programme) 。

蔡英文,1981年的秋天還是碩士生( Mphil) , 她轉進博士班的時間,最快是在1982的春季班 (1.11 ~ 3.19)期間。
假設蔡英文在1982年1月通過了Upgrade to PhD的審核,2月進入博士學程( PhD programme ),
依規定博士學程至少得耗掉兩年時間,一切順利的話,1984年1月才會結束博士學程。

1984年2月開始,她就會有一年的論文寫作時間。
//註:博士學位學程修業規定,包含博士學程( PhD programme )至少兩年,及額外的論文寫作一年。//

因此,1984年的春天,夏天及秋天,她都能順利註冊,然後專心寫博士論文。
但是1985年2月的年刊文獻 ,卻看不到蔡英文的行程記錄,就表示1984年的秋季班,她沒有註冊, 當然不可能上繳論文題目了。

蔡英文1984年的秋季班沒有註冊的主要原因如下:
蔡英文在博士學程的兩年時間之內,沒有通過博士資格考,因而不能成為博士候選人,
博士學程兩年結束之後,因為不是博士候選人,以致沒有額外一年的博士論文寫作時間 。

以上分析證明了:
蔡英文在LSE攻讀博士學位時,
她沒有取得博士候選人資格,
她沒有資格進入博士論文寫作學程。

附錄1. LSE的博士班修業規定(2021版),

第9條
The minimum length of the programme will be two calendar years of full-time study .
一般生 full-time study ,博士學程( PhD programme )的學習,至少需要兩年,
蔡英文若是在1982的春天進入博士班 ,她至少得在1984的春天才能結束博士學程。
博士班的修業規定,

第8條
The LSE PhD is a three year degree programme with an additional year of registration to complete writing-up.博士學位學程( PhD degree programme )三年,包含博士學程( PhD programme )兩年,及額外的論文寫作一年。

蔡英文1982春天進入博士班 ,順利的話,博士學程兩年,再加上一年的論文寫作,至少要到 1985的春天,才有可能取得博士學位。

因此,蔡英文絕不可能在1984年的春天取得博士學位,而蔡團隊拿出的博士學位證書(1984.3.14),就是偽造的。

以上根據LSE的博士學位修業規定中的兩個條文,及倫敦大學IALS蔡英文研究生時的文獻紀錄,就足以證明,1984年蔡英文沒有取得LSE的博士學位。

附錄2: REGULATIONS FOR RESEARCH DEGREES (LSE 2021)
PhD Programme length

8. The LSE PhD is a three year degree programme (or part-time equivalent) with an additional year of registration (or parttime equivalent) to complete writing-up.
博士學位學程三年,其中一年用來完成論文

9. Except by special permission of the Research Degrees Sub Committee the minimum length of the programme will be two calendar years of full-time study or the equivalent in part-time study.
博士班學程,一般生至少得2年
註:2年之內得通過博士資格考,成為博士候選人,第3年才有資格撰寫博士論文。

10. The maximum period of registration is four years for full-time and eight years for part-time students. Where a student follows periods of both full- and part-time study the maximum length will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length of registration spent in each mode.
博士修業年限4年。

59. Only candidates who have been successfully upgrad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chool's regulations can submit a thesis for the PhD award.
M013758891

第一次看到關於LSE博士修業規章的分析,超認真又精闢[讚]

2025-07-10 15:09
今日主題:

-校務人事.神鬼異動! 論文門災情停損第一槍?
-台灣迷信數據ing! 美國讓omicron流感化
-"三無博士"末日將至? Suzie連嗑誠實豆沙包
-撤下蔡集團遮羞布! 倫敦大學這局拒絕再玩?
-在職十年閃電撤換! 詐騙集團保存期限到了

原來蔡博士當年是從碩士班裡自己主動退學的,why?

蔡家財力拮据嗎?意思是說她連碩士都沒拿到 or what?

Withdrawal 的意思當然是從學位的追求上放棄。開學時選修五六門課,上幾堂後退選一兩門,可能因為不喜歡該教授,或感覺以後沒用,或覺得不值得花這筆錢,或恐怕自己力有不逮,這是每一個在歐美唸研究所的人每學期初都在做的事情,我當年也一樣。退選一門課像在 Costco 試吃後不買,叫 drop,全世界都知道不叫 withdraw。蔡英文想把從學位上退學混淆成只是退選一門課?好啊,那麼她的 withdrawal 是退選那門課?說出來聽聽啊!這不是騙肖嗎?退選一門課就像在Costco試吃後不買,根本小事一樁,學校哪裡可能開立什麼證明,證明你某年某月某日曾經退選過某一門課?蔡英文居然拿出來「證明」說:「你看,我只是退選不是退學!」,大小姐會不會越來越奇怪啊?

其實真能證明她博士學位的是博士文憑而不是論文,真偽不知的論文能證明什麼?我的論文幾百年前就早已不知去向。而且每個人一輩子寫這麼多篇論文,學位論文也不見得頂重要。蔡英文只要把她的博士文憑照個相放在自己的 IG 或臉書上昭告天下就可以打敗所有的陰謀論了,何必這麼辛苦跟全世界懷疑她的人奮戰不休,硬幹這麼多年越描越黑?人再好鬥也不是這麼個好鬥法!她不想打敗所有懷疑她博士學位的人嗎?很奇怪耶?對懷疑我有一顆鵝蛋大鑽石的人⋯我只要開記者會把鑽石拿出來秀一下全世界就閉嘴了,有什麼好一直辯說我有我有的呢?

不過徹頭徹尾一生什麼都造假的蔡英文有一件事不造假這我必須予以肯定:她的朝天鼻沒在造假,是真的,絕無美過容。

英國母校不想再配合表演,真相呼之欲出矣。


母校聲明

事件發展:母校聲明

8-a 2019年10月8日,一篇未標註撰寫者和發布單位的文章出現在LSE官網News四區中的in the press區,指出「Dr Tsai Ing-wen」確實於1984年獲頒倫敦大學(*)法學博士學位,且有記錄顯示,學校總圖的議會大樓圖書館(Senate House Library,SHL)曾收到一本她的論文,並移交高等法律研究所(IALS)<註1>;在該所1985年出版的索引資料(*)中,即有蔡英文博士論文的條目。對於母校發表正式聲明,蔡英文表示感謝,其支持者也信心大增,如立委管碧玲便發文要求那些隨便散播假消息、笑話鬧到英國去的「學者、媒體人、政治菁英」道歉。

<註1> LSE早期的學位論文必須提交給倫敦大學的總圖,而高等法律研究所的圖書館也會收藏相關的博士論文,所以蔡英文在1984年應繳交兩本論文,分置於這兩處;另外根據當時的規定,畢業生還需繳交第三本論文,由指導教授轉交LSE圖書館。而在2007年6月倫敦大學改制、LSE完全獨立之後,後者才開始自行頒發學位證書(*****)。

8-b 由於LSE過去曾出現若干醜聞,使得這項聲明依然未能一槌定音。有網友迅速發現,當時in the press區內和這份聲明並列的只有2017年發布的三篇新聞稿,明顯不同於有數百篇新聞的LSE主要新聞發布區(!)。另外,LSE網站的使用條款明示該網的文章可能是透過外部連結,不見得代表官方立場。

8-c 雖然有這些質疑,倫敦政經學院的週刊The Beaver還是對校方替蔡英文博士學位進行背書這件事加以報導(!!);受訪的兩位台灣留學生表示,反對陣營會藉由論文門的風波來阻礙蔡英文再次贏得總統大選。此外,也有人擔心可能會影響LSE招收台灣學生的政策和制度。(***)。

8-d 那本1985年由高等法律研究所出版的索引《英國法律研究1905-1984》(Legal Research in the United Kingdom 1905-1984)<註2>,不久前已由台灣留學生黃若翔在東京大學法學圖書館找到;根據他在2019年9月26日臉書上傳的照片,書中確實記載了蔡英文的博士論文條目。他認為,除非蔡英文能偽造1985年的出版品,並且記得連東大圖書館都要寄藏一本,否則她的博士學位應無疑問。

<註2>此索引的副標題是:1905-1984英國各大學與技術學院授予研究生學位之法律論文分類清單(A classified list of legal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successfully completed for postgraduate degrees awarded by universities and polytechnics in the United Kingdom from 1905-1984)。而在英國皇家經濟學會《經濟學刊》(The Economic Journal)每年全國高等學位論文清單的相關類別(Law and Economics)中,並未出現蔡英文的書目。(****)

8-e 另一方面,林環牆在8月間公布的報告附件中有一份由英國校方提供的1983-1984學年度畢業生名單,蔡英文的名字也位於博士之列。不過,林環牆已在報告(頁24-26)中指出,他曾透過SHL的線上圖書檢索系統對這些博士畢業生一一進行論文搜尋,而107位裡除了蔡英文和另一位學位被註銷者之外,其他人都有完整的論文收藏記錄;僅有的三位法律系畢業生中,也唯獨蔡英文的紙本和記錄未見於IALS法學圖書館。

8-f 林環牆在2019年10月11日與18日透過臉書發文,駁斥8日的LSE官網聲明。因為就在聲明發布的次日,倫敦大學的總圖SHL向林環牆回應:之前的確有過一次論文移交記錄,但不是在1984年,而是2011年;由於非循正規途徑,IALS法學圖書館並未加以建檔收藏。而且林環牆在報告公開後,又發現當年還有3人雖獲頒博士學位,卻沒有被記錄在畢業生名單裡,可見與實情有所出入。另外在1985年出版的那份索引前言中,業已提醒讀者注意其資料不一定準確。因此林環牆認為:「論文書目出現在一本刊物中,其實就和蔡英文的名字出現在LSE 1983-84的博士畢業名單一樣,並不代表蔡英文是真正地獲頒博士學位。」。彭文正也在節目中表示,畢業紀念冊都是事前製作,並不保證寫在名單上的人都能順利畢業。而那本收錄碩博士論文資料的檢索工具書,仍舊無法證明有一本2019之前從未現蹤的實體書存在。

8-g 2020年1月5日,美國博士研究生李海默於《觀察者》網站登載〈有關蔡英文女士博士學位論文問題的一些旁證資料〉一文,表示在倫敦大學高等法律研究所每年2月出版的《當前法律研究主題列表》(List of Current Legal Research Topics)<註3>中發現,蔡英文的論文題目至少改過兩次<註4>;她1983年已轉入博士班,最後一次記錄是在1984年,但無法直接確證是否獲得博士學位。文章中還提到,同期就讀LSE碩士學程的22人中,與蔡英文同時晉升為博士生的僅有3人,其中一位於1983年畢業,有3本博士論文的實體館藏;另外兩人在學時間較長,經過查證,一位最後僅取得法學碩士學位,還有一人的後續資料不詳。


<註3>此索引的副標題是:英國各大學與技術學院攻讀學位的學生進行中之研究主題(being topics forming the subject of research by students for degrees in Universities and Polytechnics in the United Kingdom)。(**)

<註4>1981和1982-1983的年刊上記錄的標題為:Law and non-tariff trade barrier和Legal control o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 a transitional world;而學籍卡上原本以為是連寫成為一個題目、但被畫線刪除的文字為Law a……(以下相同)。

8-h 2020年1月15日,即蔡英文再度當選總統後的第四天,LSE官網的News release區出現一份相關新聞稿,上面稱「蔡英文博士」為「前LSE法學博士生」(Former LSE PhD Law student Dr Tsai Ing-wen),並未點出蔡英文就是LSE的博士(*)。文中還出現兩項錯誤,一是稱蔡英文在2016年之前曾任副總統,二是稱另一位曾在LSE就讀的傑出校友俞國華於1984年至1989年間擔任總統。

參考資料來源

8-a
— 209.10.08,LSE官網(in the press)https://www.lse.ac.uk/News/Search-News?query&f.News+Type%7Cnewstype=in+the+press
— 2019.10.09,《新頭殼》:LSE聲明證實蔡英文學歷 管嘆 :「2019台灣政壇現形錄」
— 註1:2019.09.19,《中央社》:LSE回應蔡總統博士論文質疑 不解每逢選舉就有關注 / 2019.07.14,施芳瓏(FB)/ 2021.09.09,論文門記者會 / 2019.10.11,林環牆(FB)/ 2021,党永順:黃偉檢察官應得1.5個笑話博士 / 2021.11.28,林環牆(FB)
8-b
— 2019.10.26,《民報》:新發現!?LSE不承認網站任何聲明/ LSE "Terms of use"(使用條款)
— 2019.10.13,《中時》:LSE「官方聲明」背書蔡學歷?網製圖秀貓膩
8-c
— 2019.10.17,《The Beaver》:LSE recognizes Tsai Ing-wen's PhD
— 2019.10.18,《三立》:獨/丟臉!LSE校刊報導總統論文遭抹黑 台灣留學生怒了
8-d
— 2019.09.26,《中時》:蔡英文論文真假?東大生稱找到證據了
— 註2:同上 / 2020.05.29《呷新聞》:英國皇家經濟學會期刊統計1983至1985年博碩士論文 被發現根本沒有蔡英文聲稱的博論題目!/ 2020.05.29,林環牆(FB):BreakingNews_英國EJ博士論文名單沒有蔡英文 / 2021.10.16,政經關不了(YT)
8-e
— 2019.08.29,林環牆(PDF):獨立調查報告:蔡英文博士論文與証書的真偽(可利用林環牆臉書進行連結)
8-f
— 2019.10.11,林環牆(FB):LSE世紀大醜聞 / 2019.10.18,林環牆(FB):誰謊話跨越時空35年?
— 2019.10.12,《中時》:林環牆驚爆蔡在2011年作這事 網民:太奇怪!
— 2019.09.26,政經關不了(YT)
— 2019.09.26,《中時》:東大生找到蔡論文證據? 彭文正查詢後發現...
8-g
— 2020.01.05,《觀察者》:李海默:有关蔡英文女士博士学位论文问题的一些旁证资料
— 註3:同上
— 註4:同上 / 2019.09.23,總統府(PDF):蔡英文總統博士學位與畢業論文說明 / 2020.01.08,政經關不了(YT)
8-h
— 2020.01.15,LSE官網 https://www.lse.ac.uk/News/Latest-news-from-LSE/2020/a-Jan-20/LSE-alumna-Dr-Tsai-Ing-wen-re-elected
— 2020.01.16,《Yahoo奇摩新聞》:LSE發蔡當選賀文?Former LSE PhD Law student又掀議!
質疑聲起

事件發展:質疑聲起

5-a 2015年6月19日,加拿大《星島日報》出現一篇「蔡英文博士論文無處尋」的報導,然而有網民搜尋ProQuest學術資料庫,找出論文書目來打臉,雖然並無實體書<註1>。同樣是在2015年6月,大英圖書館也在缺乏相關館藏的狀況下進行書目登錄<註2>,蔡英文更在這一年申請補發畢業證書——這些私下的動作直到2019年才逐漸明朗。在2016年1月16日的大選之前,國民黨似乎有派人去美國調查,民進黨立委陳其邁則以康乃爾大學的LLM<註3>不需要寫論文來替她碩、博士論文題目相同的傳聞進行辯解。最後蔡英文未受論文事件影響,以689萬票贏得總統大選,得票率為56%。(*****)

<註1>位於美國安娜堡(Ann Arbor)的ProQuest公司原名University Microfilms International,專門收錄論文來製作微縮膠卷,後來擴展經營多元的電子數據庫。2019年,有網友詳加詢問,其公司職員先是說明,蔡英文的這份論文設了「永久不得出售」的限制,後來又於電郵(2019.10.09)中表示,這個書目屬於2009年英國一項特殊計畫送過去的資料,但無論是學校或作者都從未以任何形式繳交論文給ProQuest。

<註2>林環牆在調查報告中揭露(*),大英圖書館的資訊法遵主管於電郵(2019.06.19)中表示,蔡英文的論文書目是2015年6月因為有人查問才登錄進入搜尋系統的,但是當時校內各圖書館皆無實體書和館藏記錄(*)。

<註3>美國的LLM是許多外國人念的法學碩士,原則上不用寫論文,一年內修完學分後還可取得考美國律師執照的資格。不過,根據蔡英文台大畢業與LSE的入學時間,並佐以康乃爾大學教授2016年出示的兩本同學錄,蔡英文似乎待了兩年才離校。後來發現在青輔會的「留學生回國服務申請登記表」(1983年5月)和政大法律系「提請新聘教師單」(1984年9月)上,確實記載蔡英文1978年夏秋至1980年夏季就讀於康乃爾大學(*****)。

5-b 2019年5月20日,賀德芬在批判蔡英文執政三年弊端(*)的記者會中,提到無法得見其博士論文的內容,希望大家慢慢發掘,或請蔡英文主動說明。6月10日,在民進黨總統提名的初選民調展開當晚,美籍評論家曹長青在《政經關不了》節目中表示,蔡英文的博士論文35年不見蹤影,而且蔡英文返台後的中文著述甚少,其中與博士論文同名的一篇文章自列第二作者,讓吳釗燮居首;因此他認為,蔡英文的博士論文有問題,甚至可能造假。賀德芬也在6月11日在彭文正的節目中揭露相關證據(*),論文門於是浮上檯面。

5-c 外交部長吳釗燮隨後發表聲明,澄清從未與蔡英文合寫過任何文章<註4>,李中志、王定宇也在6月10/11日紛紛在臉書上出示蔡英文於2015年申請補發的畢業證書和郵件封套照片(*),而輔大法律學院助理教授姚孟昌更在6月12日的臉書貼文中陳述自己在倫敦大學就讀博士班時在學校總圖看過蔡英文的論文,並且說:「紙本且只有一本,因此是限閱。」(現已刪文)蔡英文本人則是在7月9日的參訪活動中,親自在手中高舉這張蓋有鋼印的正本畢業證書。

<註4>曹長青針對吳釗燮的聲明做了回應,提到蔡英文、吳釗燮合寫文章之說早見於2015年7月作家銀正雄的〈蔡英文燒掉博士論文了?〉一文,以及2018年5月在《中國時報》分別由銀正雄和台大教授黃光國所發表的文章。

5-d 2019年7月19日,教育部高教司由於兩日前接獲立委陳學聖來函關切蔡英文總統當年升等副教授、教授的資料,決定公布昔日的學術審議會議資料(證書字號遭塗黑**)與近日拍得的照片,其中包括1983年6月與12月出刊的《政大法學評論》27與28期兩冊,以及標註為1983年完成、收藏於LSE圖書館的博士論文一冊。高教司長朱俊彰還特別舉著後者的書名頁照片供媒體攝影——不過,教育部僅在英文的書目資訊加框指明此為1983年的博士論文,卻沒有特別標出這是2019年才上架的個人版本;而且,中文資料並無內頁照片,否則應會發現蔡英文還沒取得學位就已使用「國際經濟法博士」的頭銜;此外,教育部並未附上當年的送審著作清單來取信於人,而目前找出的1984年兩份清單中,或是缺乏博士論文、或是題目截然不同(***)。甚至後來還被爆料,教育部7月19日回給陳學聖的書函上表示這些「升等著作資訊」屬於密件,要到2049年12月31日才解密。
——————

參考資料來源

5-a
— 2015.06.19,《星島日報》:蔡英文博士論文無處尋(可見於 https://www.dcard.tw/f/trending/p/311117
— 2019.06.11,《自由》:4年前親中港媒抹黑小英言論又復活 他酸爆這些獨派
— 2019.11.29,《中時》公聽會後林環牆再發聲明 列十大論文門證據
— 2019.11.01,《民視》(YT):阿扁踹共—蔡博士畢業證書遺失 扁爆曾託英議員處理
— 2015.12.10,《自由》:軍宅案後藍營要反擊了? 準備攻擊蔡英文這點...
— 中選會:歷屆公職選舉資料
— 註1:2019.10.15,童溫層(YT)/ 2019.12,童文薰:《蔡英文論文門》
— 註2:2019.08.29,林環牆(PDF):獨立調查報告:蔡英文博士論文與証書的真偽(可利用林環牆臉書進行連結)
— 註3:高點法律網:留學美國法學院鳥瞰:以LLM為中心 / 2019.11.01,童溫層(YT)/ 2021.06.03/06.11,政經關不了(YT)
5-b
— 2019.05.20,《民報》:【影音】爆!蔡英文論文不見了!賀德芬:由放水管案認識蔡真面目
— 2019.06.10/06.11,政經關不了(YT)
— 2019.06.11,《民報》:【曹長青/專文】蔡英文的博士學位是否造假?
— 2019.09.26,《BBC中文》:蔡英文英國博士論文爭議:四大焦點看透來龍去脈
5-c
— 2019.06.11,《自由》:曹長青造謠和小英合寫論文 吳釗燮澄清並批荒誕
— 2020.03.13,政經關不了(YT:美國《華亞電視》「蔡英文論文門」全球首映)
— 2019.11.13,《中時》:論文門有人挺英後刪文?林環牆點名他心虛
— 2019.07.10,《今日》:影/訪Dcard申請帳號 蔡英文帶LSE畢業證書驗證
— 註4:2019.06.12,《民報》:【曹長青/專文】從吳釗燮聲明談蔡英文論文失踪
5-d
— 2019.07.19,教育部:教育部回應有關蔡總統任教大學資格審定議題(新聞稿附件)
— 2019.07.19,《Yahoo奇摩新聞》:蔡總統博士論文升等著作 教育部公布證據:確認屬實
— 2019.09.18,《中時》:不只彭文正?律師驚爆蔡論文有重大盲點…網傻眼
— 2021. 06.03 / 08.26,政經關不了(YT)
— 2019.10.16,《東森》:藍委調查蔡英文論文資料...教育部回函:138年12月31日「解密」
加拿大星島日報

蔡英文博士論文無法尋
[2015-06-19]

被視為最可能成為台灣地區總統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過往行事低調、偏好自我保護,使外界對於他所知甚少。一位具有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背景的高姓台灣人,在其臉書指出,目前經由各種方法,無法找到蔡英文的博士論文。

高先生在臉書中指出,「首先要聲明,我想她的LSE(倫敦政經學院)博士應該沒問題,否則LSE不會列她為校友」,文章指出倫敦政經學院的校友中,「台灣列了(曾任台灣行政院長的)俞國華及她;中國列了楊潔篪,而她是這三位中唯一拿學位的」。文章也介紹了蔡英文取得博士學位的論文口試過程。

「在她的『洋蔥炒蛋到小英便當』一書中,對她的博士論文有這樣的敘述:『正在緊張的時候,忽然見到我的指導老師探出頭來,對我招手:『蜜斯蔡,妳進來一下。』我快步走過去,看到老師臉上的笑容,我的心還放不下來。走進房間,老師先向我道歉,解釋說委員會花了很多時間討論、辯論,『我們討論了很久,但不是討論要不要給妳博士學位,而是無法決定該給妳一個博士學位,還是兩個?』討論到最後,論文委員會決定授予我一個半的博士學位:一個法學博士學位,上面並加註了我「對於國際貿易有很強的學術背景」,相當於半個國際貿易學的博士學位。』」由此來看,蔡英文應該完成了一本「很優秀的博士論文」。

不過雖然維基百科指出蔡英文的「研究計畫題目為《快速變遷世界中的不公平貿易措施與市場防衛機制》」,並以此於1984年取得法學博士學位,但其實際完成的論文,卻難覓蹤影。

文章稱,在「倫敦政經學院圖書館及倫敦大學的Senate House圖書館」,不管「不論是用Tsai Ing-wen,或是Tsai,或是Unfair Trade Practices and Safeguard,或是這些字詞更短的一部份,通通查不到。另外我試過大英圖書館,同樣查不到。」
自稱通緝犯的彭文正不知道去倫大圖書館找蔡同學論文在多少次了 ~

我的主題以前也分享過 ~

蔡同學的真博士論文到底在哪裡呢 ?

新發現!?LSE不承認網站任何聲明/ LSE "Terms of use"(使用條款)

影音】《政經關不了》(完整版)|2019.10.25

陳俊廷/綜合報導 2019-10-26 07:51


英國倫敦政經學院(LSE)日前(10/8)所謂發出正式聲明認證蔡英文的法學博士學位嗎?彭文正昨在《政經關不了》揭露LSE早就撇清跟網站的關係,他們用非常清楚的聲明說:「網站上的所有訊息跟學校無關」。

彭文正揭露後,隨即在網路引發熱議,網友隨即上網LSE“LSE "Terms of use"“使用條款”並逐條翻譯該條款所公布的內容,果發現如「2.2 LSE對本網站的內容不提供任何擔保或保證。」、「2.7我們是由協力廠商和互聯網使用者提供的內容的發行者(而非發行者)。任何由協力廠商(包括資訊提供者或使用者)表達或提供的意見,建議,聲明,服務,優惠或其他資訊或內容,都是作者或發行者的意見,而不是我們的意見或建議。我們不一定認可也不對網站上的任何意見,建議或聲明的準確性或可靠性負責。」……等各類聲明。

https://www.lse.ac.uk/lse-information/Terms-of-use

根據LSE "Terms of use"使用條款,網友昨在《政經關不了》官網上留言PO上該網址連結強調:請注意新發現:LSE官方不承認官網的任何聲明!就是說關於蔡的聲明是無效的!(官網不等於官方)請看 LSE "terms of use"

彭文正指LSE在網站上其實已有一個很清楚的聲明:「第三人發送的消息與本校跟本網站無關。」他認為LSE早已切割的很好,這也就是LSE高層為什麼到現在「老神在在」….,因為已經早和法律作了區隔,就是這些責任「你們要發文自己負,跟LSE無關」。

彭文正強調LSE從頭到尾至今未對此事背書、他並揶揄對此事擦脂抹粉的就反反覆覆那幾個人,用交叉的人脈關係來回引用創造全世界好像人盡皆知攏知道的滾雪球般效應…….

他並指出,英國倫敦政經學院高層已經知道這件事情,而且已經有所動作,最近會有一個「很奇怪」調查的開始,而這個開始將意味著從台灣的媒體轉移到英國的媒體進而轉移到英國教育相關的監督機構」。彭文正指其只能講到這邊。他並舉水門事件類比其倫敦行將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水門事件,當時整個共和黨鋪天蓋地用盡各種方法來阻擾,而整件事情到最後就是兩個記者不死心,最後沒有辦法、沒有管道去報導此事就將其事件給名不見經傳的小報,就這樣揭穿了醜陋的水門事件……

諷蔡英文! 柯文哲:我的學位資料"免封存35年"

倫敦大學曝「論文門」真相後 前大使驚吐實情

總統蔡英文「論文門」爭議持續延燒,旅美學者林環牆16日指出,倫敦大學新任「資料保護暨資訊法遵」主管米爾威勒(Suize Mereweather)日前透過電子郵件表示,倫敦大學承認「本身沒有持有LSE所持有的有關蔡英文的任何資訊」。對此,前駐紐西蘭大使介文汲表示,他覺得倫敦大學這樣的做法是對的,因為公務文件是有編號的,如果倫敦大學這位新的主管,在公文回信中作偽證或做出不實陳述,那這封信是會跟上他一輩子的,所以他必須對公文回函負責。

東華大學教授施正鋒近日在節目中直言,倫敦大學的回應是很有技巧性的,他們說沒有授予1.5個博士,但也沒有說到底有沒有給蔡英文一個學位。現在這場攻防戰當中,倫敦大學各單位是各自為戰,他們除了有政經學院以外,還有亞非學院等等,根本管不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施正鋒也坦言,台灣所謂的獨派,已經差不多都被摸頭了,沒什麼好說的。而海外一部分,比如北美教授協會,他們不講話,就是有意思。並指出蔡英文的基本盤,並非是獨派和傳統民進黨支持者。

介文汲17日在《中天新聞》節目「盧秀芳辣晚報」表示,他看完多篇報導後發現,倫敦大學撤換資訊主管,顯然倫敦大學的立場是有一點變化的,因為倫敦大學否認持有蔡英文資訊、LSE也稱沒有蔡英文的口試報告,那顯然就是沒有了,沒有蔡英文的那些東西。

介文汲強調,他覺得倫敦大學這樣的做法是對的,自己過去擔任公務員時,公務文件是有編號的,如果倫敦大學這位新的主管,在公文回信中作偽證或做出不實陳述,那這封信是會跟上他一輩子的,所以他必須對公文回函負責,因此,這篇公文回覆,是有可信度的。
總統蔡英文的英國倫敦政經學院(LSE)博士論文被質疑造假,
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曾回應稱,LSE校方已公開證實過「蔡博士確實於1984年取得法律博士學位」。

這篇 LSE statement on PhD of Dr Tsai Ing-wen

它不代表學校的官方立場。

資深媒體人彭文正認為,倫敦大學留了兩個伏筆,稱倫敦政經學院網路有蔡英文的論文,但避開論文是什麼時候弄的;另外還提及這個是不是論文?你可以去讀一下倫敦政經學院的一篇聲明。針對蔡英文論文門,彭文正14日在中天新聞《論文門開箱》節目中表示,

1月11日有一位同學去問了倫敦大學,倫敦大學一封回信上稱,「我們沒有出過這本論文」。
1983年所有論文都是倫敦大學出版,它卻沒有,它還加碼說,「我不但沒出版,我們也沒有實體的論文,口試委員沒有送東西到我們這裡來,所以就沒有實體的東西,於是我們也沒有出版它,因你東西沒送來,怎麼出版。」

該同學繼續問出版日期,倫敦大學則回說,
「別再問我了,我從來沒收到,我既沒有收到,我哪來的書、我哪來的出版?」

彭文正認為,倫敦大學留了兩個伏筆,還貼出一個連結︰第一個是倫敦大學說,倫敦政經學院網路有她的論文,但它避開論文是什麼時候弄的;第二個還提到,至於這個是不是論文?你還可以去讀一下倫敦政經學院的一篇聲明。彭文正接著指出,也就是2019年10月8日的那篇聲明。
  • 5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