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站在統計學的觀點,我可以接受「校正回歸」

深海潛艇 wrote:
中國隨便一個城市爆發疫情篩檢能量都比台灣全島還好


篩檢能量最好的是北韓吧
肥馬大刀無所酬 皇恩空沿幾春秋 斗瓢傾盡醉余夢 踏破支那四百州
29x5x5x2 wrote:
篩檢能量最好的是北韓(恕刪)

鳥頭博土來收學費呀,吐點名堂吧...^++^
foxman-tw

鳥頭隔壁的學長在找你...你不能欺騙學長的感情吧? [偷笑][偷笑]

2021-05-23 2:31
窮到只剩下錢 wrote:
廢話我當然知道統計學(恕刪)

我只知道陳時中「自創」統計名詞「校正回歸」只會凸顯牠對統計學的無知!也無助於防疫!

應該要用學術共通詞彙配合社會通俗詞彙:
日期、(修正前)確診數、待檢驗數、修正後確診數。
此類表達資料方式給大眾了解才有助於防疫!

沒道理!!如果說16號的檢體需要花5天才能校正
那為何21號的只需要1天就可以校正發佈

還是說16號的病例是有意隱瞞等到22日在發佈
亦或者說之後17 18號也會再次陸續校正?
窮到只剩下錢 wrote:
站在統計學的觀點,我(恕刪)


請問樓主可以接受這種情形連續發生嗎?
29x5x5x2 wrote:
看來就是普篩的人力不足,檢體無法消化(恕刪)

一年多前,蔡英文怎麼說的?
這個政權就是吹牛最行,
不篩檢不知道、一篩檢嚇一跳
超前部署是啥
JasonQ wrote:
普篩的問題?廢話,都(恕刪)

現在不就是快篩 然後再PCR嗎?
nwcs

目前快篩的速度太慢,開放15-20分鐘,就知道結果的,驗孕棒型新冠快篩劑,應該才是大家所想的快篩,但,CDC不給用,你也沒皮條!

2021-05-23 11:36
深海潛艇 wrote:
誰知下一次又會考慮到什麼因素又暗槓確診數字


其實這才是這次回歸修正最大的問題, 就是造成民眾的不信任感.
而這與天天開說明會的目的剛好背道而馳.

天天開說明會不就是為了讓民眾了解最新狀況,
進而增加信任, 提升支持, 增加政策執行效率, 也有利下次選舉.
回歸修正這麼一搞, 說明會還需要開嗎?

不過此時民眾對政府不信任, 人人自危倒是對台灣防疫有幫助.
算是民進黨政府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深海潛艇 wrote:
我對由統計學來看,對確診數字修正沒有意見
我有意見的是修正數字為何拖到今天一次修正,是今天才知6天前的確診數要往上加嗎,我不相信前幾天會不知道確診數字需要修正
政府選在今天才說要「校正回歸」分明就是不想影響股市跟520總統就職周年
這才是政府「校正回歸」讓人不能接受的地方
誰知下一次又會考慮到什麼因素又暗槓確診數字,等政府覺得時機成熟了之後才又再「校正回歸」一下


您講的沒錯
我舉個例子給大家聽
或許大家就能懂了

我到修車廠修車
正當車修好要領車開走的時候
車廠師傅急急忙忙跑過來
「欸..先生,不好意思,我忘了把煞車系統上的五顆螺絲拴回去了」
靠......
你或者幹在心裡,或者當場把他罵一頓
不管怎麼樣
你能不讓他把那五顆螺絲拴回去嗎?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