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台灣這波的落井下石操作得太過火,到時候10月ECFA結束後看來也不用指望了。目前看起來我覺得CPTPP和RCEP想進去也沒門,到時候看台灣的產品在中國市場、東南亞市場要如何跟0關稅的其他國家競爭?如果不是品質比別人優到可以無視關稅的差距,那MIT的產品又要賣給誰?台灣的中小企業在台灣生存不下去跑去其他國家設廠時這就是某些覺青說的台灣接單、海外生產。只是到那時候台灣的勞工不是喝西北風就是當台勞去。我是不希望我的看法會變成事實,不過就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