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中南部經濟更依賴大陸市場,為何要處處配合某綠組織?

其實馬英九時期主要的內需是很有感的,不過主要靠的是陸客觀光潮 + 房地產建設,

之所以GDP成長率沒有很高的原因應該是台灣扁政府時代的GDP灌水吧! 計入大陸台商的GDP,造成嚴重的謬誤

馬時代的內需GDP成長率應該不低 ,只是被廠子在大陸電子代工龐大的產值N虎拖下水!

hua6589 wrote:
中南部的大中小企業...(恕刪)


好厲害喔7分大學生來了阿? 好好看看統計數字吧,有多少出口大陸的產品,金額是多少 ~

台塑四寶的老闆可不是這樣子想的,他們搞外銷比較賺,國內沒什麼賺頭!

opposky35 wrote:
其實馬英九時期主要的內需是很有感的,不過主要靠的是陸客觀光潮 + 房地產建設...(恕刪)



應該是你亂講的

22K低薪, 30年最高失業率, 股市下挫, 工廠倒閉數量, 在馬英九時代是最最最嚴重的. 嚴重到還開國庫發錢, 房地產的上升只有短暫時間. 後來郝龍斌找了一個房地產空頭大師當副市長之後就熄火了. 很多建案的餘屋到現在還賣不完.

opposky35 wrote:
全台灣依賴出口大陸...(恕刪)
果然是山寨強國,所有外來文化一到了中國全都變成中國文化,到了其他地方也能變成中國文化,但是很可惜,不管是宗教還是台灣奇案,那都是台灣文化,跟中國文化半點關係都沒有好嗎?

要說影響那也是受中華文化的影響,關中國文化什麼事啊?中華文化有五千年歷史,中國文化也才多少年而已,而且多一半都是山寨的文化,不管是宗教或人文,怎麼看都不像是中國,包含最近出了一部科幻片,挖賽,那怎麼看都有中國爹美國的影子,這樣的票房都能破億,然後全中國人跟瘋了一樣極盡推崇,但是對我們來看不就是看了一部中國人演的洋片麻....
Smart

king_hsueh2007 wrote:
那你分析一下中南部彰...(恕刪)


以目前態勢...2020總統不是藍的不然就是柯...
綠的準備好下台一鞠躬吧...

昨天政論我看吳董講得蠻清楚的
原本小英聲勢稍微起來...這次華航搞成這樣鐵定在下去
然後還以為天天有習近平講話可以讓小英罵咧
我相信柯文哲講的一日行情這話了...
king_hsueh2007 wrote:
數字冷冰冰,
人民感受最深!

是高高在上的你們
與人民脫離太久了,

你就就續講幹話...(恕刪)


冷冰冰? 無感? 手麻腳麻眼睛麻, 那是你家的事. 跟我什麼關係啊?..... 別人就是需要經濟成長與降低失業率來提高生活水準與增強國力. 要拚經濟就是要有成績單. 成績單出來了, 確實比國民黨八年高竿啊. 不管你有沒有感, 台灣就是會持續進步, 不會再走回十年前的失落了.

===================
台灣上市櫃公司一年股利發放1.5兆元,
2018年出口一年3360億美元, 創歷史最高
2018年國民所得6100億美元, 次於瑞士, 高於瑞典.
根據IMF統計, 2017年台灣GDP成長率高達9.1%, 比中國的6.9%更高
根據IMF最新的統計, 2018年已經確定台灣在全球GDP排名從22名上升到21名.
台灣2018年失業率降3.71%, 14年最低,
2017年世界財富報告, 台灣個人平均金融資產是世界第五, 僅次於美國,日本,瑞士,瑞典
===================
是是是
2018是二十年來經濟最好的一年
平均薪資4萬9989元
好棒棒
vspebrian wrote:
冷冰冰? 無感? 手...(恕刪)
king_hsueh2007 wrote:
是是是2018是二...(恕刪)


對啊, 出口破歷史最高紀錄, 本來就會生活水準更好.... 你別再手麻腳麻眼睛麻. 台灣是越來越美好.

4萬9的平均薪資, 還好啊. 沒有4萬9哪請得到人啊? 就算年終只有一個月, 雇主如果一個月實付你4萬, 你的月薪就大概是4.9萬了. 因為薪資裏面包含了你與雇主支付的勞健保, 福利金還有稅金. 4萬現在真的不好請不到人. 剛畢業的大學生一開口都要3.8萬了. 三四年前我一個朋友的小孩, 台科大才剛畢業第一份工作, 去日月光, 加上租屋補貼就已經4.2萬了. 現在應該是更高了, 而且現在還規定公司獲利要分紅一點點比例給所有員工.

至於中南部就不用期待中國出口成長, 他自己就已經供過於求, 消費不振了. 根本就不會給中南部什麼採購成長. 別痴人做夢了. 搞不好他是要騙技術搞仿冒的. 賣給他反而是引火自焚.

再貼一次前文

===============


2018台灣對中國的進出口順差是430億美元, 但是台灣接單中國生產的訂單一年超過1400億美元. 相扣之後, 反而是"中國依賴台灣"每年超過1000億美元.

台灣很多出口是供應台商的關鍵零組件, 那些訂單都是外國人買去的, 並非是中國人購買的. 中資企業購買台灣產品的數量是非常少的, 也就是說台灣根本就不依賴中國市場. 是台商組裝用去大部分, 然後轉賣給外國人.

當貿易報復越來越多之後, 使用中國低廉的勞力反而變成最貴的不利, 逐步移轉到東南亞印度與北美之後, 台灣對中國的貿易順差會下降, 但是中國的出口也將會衰退10%左右. 因為這每年1000多億的台灣接單中國出貨, 一部分產能會轉去他國與中國競爭國際市場.

至於中南部對中國市場的出口, 只會日漸縮減, 因為中國排外與補貼, 樣樣都要自己做, 中南部不用期待中國以後會買更多, 不要被中國仿冒偷學走就已經阿彌陀佛了.

而且現在中南部的產業, 其實也越來越不需要中國了, 食品, 晶圓, 工具機, LED, 太陽能, 自行車, 煉鋼廠, 石化廠, 水泥廠, 造船廠幾乎都不靠中國. 只有面板廠是比較辛苦一點而已. 看不出來中國內需採購對中南部具有什麼生死交關的影響. 重點還是台灣自己要牢牢掌握歐美日的訂單即可維持台灣本身在國際市場的地位與重要性..

=================

恭喜你
活在另一個平行時空的臺灣


vspebrian wrote:
對啊, 出口破歷史最...(恕刪)
king_hsueh2007 wrote:
嗯恭喜你活在另一個...(恕刪)


沒這回事.... 我跟你是活在同一個寶島上, 只是你眼睛閉著亂扯而已.

我還看過有一個年輕的朋友, 30出頭, 在市區的西餐廳當主管, 一個月實領4.5萬, 被他埔里那邊種香菇的爸爸笑4.5萬能幹嘛. 被他爸爸說是窮鬼一個.... 他們埔里老家每次香菇收成都是收入百萬起跳, 銀行貸款500萬, 沒兩三年就還清了, 現在香菇寮與土地都是自有資產無負債了, 而他在台北做4.5萬的工作, 50萬的車貸, 四年還不清, 有時還窮到吃泡麵.

農民高收入的人其實不少, 沒錢賺的東西就不要種, 改種別的不行嗎? 少人種了, 自然價格就好了.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