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台湾直接用简体字如何?

推广简体字的时候我父亲刚上大学,我母亲小学最后一年。据我母亲说她和她的同学们都很高兴,因为简体字容易学得多。我父亲当时已学成繁体字,但也觉得简体字很好,没有觉得由繁入简有啥不好。像我爷爷和外公这种到四十岁才由繁入简的也没听他们说过简体字不好。
yuyang810402 wrote:
注音修改为拼音繁体字...(恕刪)


正繁並用才是王道。 英文的格林法則不是也常常異字同义嗎?

yuyang810402 wrote:
注音修改为拼音繁体...(恕刪)

大陸簡體字問題太多
最大問題不在減少筆畫
而是忽視漢字造字原則六書
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注、假借
這些原則在簡體字上
為了減少筆畫,不管不顧
加上老共建政早期
用了郭沫若之流有才無德之輩
因此漢字簡化過程被更大範圍的被破壞

但這仍不是最嚴重的問題

大陸簡體字最大問題乃是一字並多字
如姜、薑,後、后,鐘、鍾,等等許多合併字
破壞了漢字形音義
從單純的表意文字,變成許多字必須看上下文才能了解字意

簡體字初衷是為了提高識字,方便學習
這並無可厚非
但現在
書寫機會減少,打字機會變多
方便學習的優點已然不存
甚至大陸前些年
在高考作文使用繁體字甚至會被加分
這都在在顯示了
一般國民使用繁體字能力的低弱

如果大陸繼續使用簡體字
將會切斷中華文化的傳承
將與浩瀚5000年文化切割
大多數民眾空有5000年文化寶山
卻不得其門而入
再過若干年
繁體字或許將變成專門的學術
淪為廟堂內的學問
而與一般普羅大眾再無關聯

可惜、可悲、可嘆阿
一品老百姓 wrote:


大陸簡體字問題太...(恕刪)



简体字问题再多能多得过白话文?先恢复文言文挽救传统文化再来废简体字吧。

万里船 wrote:
简体字问题再多能多得过白话文?先恢复文言文挽救传统文化再来废简体字吧。



「文言文」和「白話文」是「多個漢字」組合而成的「文章」,和「單個漢字」的「形音義」,屬於「不同層級」的議題,是要分開討論的。我發覺中國大陸的五毛憤青好像都很擅長把「不同層級的議題」加以 偷換概念+混為一談?
yuyang810402 wrote:
注音修改为拼音繁体..
EDIT1:大陆小学生用来临摹的钢笔字.(恕刪)

你把這一篇文改用繁體字寫,看看美觀工整差多少.
再把這一篇文加注注音及拼音,看誰看得懂,會唸,又好看.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yuyang810402 wrote:
注音修改为拼音繁体...(恕刪)


拒絕使用簡體字,簡體字是簡化中國文化意涵的文字。
万里船 wrote:
简体字问题再多能多...(恕刪)

文言文是指書寫的文字
並不是古人日常使用來溝通的語言方式
文言文之所以形成
有需多原因
最早是甲骨文
在獸骨或龜甲上記載文字
紀錄不便
其後的金文
在金屬器皿上記載文字
也甚是不便
在蔡侯之前
書寫是在布帛上
價格也相對高昂
即便蔡侯之後
紙張仍都是手做紙
產量相對稀少,價格當然較為高昂
能使用較少文字記載更多內容
這是文言文由來

而後形成各種文體
漢之古文
上邪

兩漢.佚名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如果用白話來書寫
大意是這樣
蒼天呀!我盼望與你相知相惜,長存此心永不褪減
除非巍巍群山消逝不見,除非滔滔江水乾涸枯竭
除非凜凜寒冬雷聲翻滾,除非炎炎酷暑白雪紛飛
除非天地相交聚合連接,直到這樣的事情全都發生時,
我才敢將對你的情意拋棄決絕

所使用的字數差異極大

而後兩晉六朝駢體
唐詩、宋詞、元曲
文言文不僅是通信工具
而是附帶了文義與騷人墨客之間的遊戲
明小說
第一次實質意義上的大眾文學,如西遊記
明清八股
則是學成文武藝,賣給帝王家
已然不僅僅是文學
更附帶了晉身工具的實質價值

即便是白話文
也與日常溝通語言大有差異
畢竟文章需要修辭,使文字不僅能傳達意念感情
更需要文辭優美具可讀性
因此就有了下列的修辭技巧
誇飾法、倒裝句、借代法 、比喻法 、對比法 、設問法 、對偶法 、排比法 、呼告法 、頂真法

而口語則甚少使用上述技巧
當然,演說例外

但無論如何
簡體中文的多字併一字
對一字一意屬於表意文字的中文而言
其文化上的傷害是難以言喻的


yuyang810402 wrote:
注音修改为拼音繁体...(恕刪)


簡體字毫無美感,像是殘廢的中國文字,簡直是破壞中華文化,我們台灣人民強烈拒絕使用簡體字,中華文化正統的文字是繁體字!!


堅決反對, 應該是大陸改回正體字, 這才是真正的中華偉大復興!!!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