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歷史這樣讀會通嗎?

何必這麼辛苦搞這些,所有學校、國考、資格考...歷史都不列入考試範圍就好啦。
cruiser58478 wrote:
一下子去文言文,一下子又是縮減中國史比重的,不知道我的孫輩們,到時候看到”汾陽”這個堂號,或是”數典忘祖”這個成語,知不知道在講些甚麼東西?...(恕刪)

如果您的孫輩們不知道”汾陽”這個堂號,或是”數典忘祖”這個成語,對他們會有什麼影響嗎?
重點是在介紹大一統是嗎?
水云 wrote:
所以本來的句讀是 ...(恕刪)


沒有啥本來不本來,孔子又不是孟子

基本上他就是認為:人民笨一點好

這樣的理念放在他那個時代,一點問題也沒有

教育人民或者說指導人民,本來就是貴族的權利與義務(當時)

不合適的東西就不要用,全盤照搬再說古文沒用

那是錯的!是使用的人自己呆~

HermesParis wrote:
如果您的孫輩們不知...(恕刪)


如果您的孫輩們不知道相對論、量子力學,甚至普通微積分,然後又不需要跟外國人打交道

那連不學英文都不會有啥影響的~

HermesParis wrote:
如果您的孫輩們不知道”汾陽”這個堂號,或是”數典忘祖”這個成語,對他們會有什麼影響嗎?


也是啦, 如果你只是想回歸到"作為一種動物"活著,
小孩只要給東西吃, 就會長大, 其他都是多餘的.

MyH0ME wrote:
也是啦, 如果你只是想回歸到"作為一種動物"活著,
小孩只要給東西吃, 就會長大, 其他都是多餘的.


菜人的概念?
周朝的學校給貴族念的
孔子辦私學弟子三千
至聖先師讓人民能學的對嗎?
HermesParis wrote:
如果您的孫輩們不知.如果您的孫輩們不知道”汾陽”這個堂號,或是”數典忘祖”這個成語,對他們會有什麼影響嗎?
..(恕刪)


那子孫會經歷一些事
獲得一些教訓
經過時間的累積
再度歸納出與"數典忘祖"意義相同的詞藻

就如同,其實,我們的子孫不會微積分
其實對當下生活不會有大影響
但是,如果有一天,他們在工作上會遇到類似的問題
那麼,它們會再循萊布尼茲或者牛頓的路
再走一次

然則,以前有人走過的路
為何一定要抹掉,然後自己在摸索一次?
只是意識型態認為,這不是我們族人走過的路
可能會被設陷阱
或者,小孩走過就會投靠他族
這個原因嗎?!(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概念!)
KCLin0423 wrote:
那子孫會經歷一些事...(恕刪)

如同教育部公布修訂歷史課綱一樣,預備下修文言文比例的政策也開始暖身了

今天的新聞:「支持調降文言文比例,強化台灣新文學教材」聯合聲明

有人反對 就有人贊成
民主時代多種聲音很正常
聽聽看各種不同的論點與說法
課綱最終修不修?要怎麼修?結果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9/mobile01-cab5df4c1023f5a5e0caadec1a86ab2d.png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