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最近有關於八田與一的新聞,讓我懷念起了孫運璿先生..........


skistosais wrote:
你為什麼會覺得你查...(恕刪)

隨便囉
我拿出的東西證據在那 
背書的是台電
你不信服
那請拿出明確的證據來反駁
又不是小朋友拌嘴....

而說真的你確定
你不是因為特定的意識形態
只願意接受特定的訊息嗎?

孫運璿是一個好人
≠國民黨都是好人
也不≠外省人都是好人

你要怎麼去堅持
是你的自由
但硬要陷入非黑即白的偏執裡
不會覺得很狹隘也很悲哀嗎?
lawmessi wrote:
身为一个大陆人 看你们每天为了一些意识形态 一些所谓蓝绿 一些所谓国民民进的争论不休 真是觉得蛮可笑的 在华盛顿读书那几年 切身体会美国政治 也没觉得老美投trump的民主是民粹 看着小岛上的你们言语 笑死人 ,幼稚,极端,自欺欺人,被无脑屌丝街头运动带给的瞎鸡吧乱起哄还想治国安邦,就这点觉悟和国际政治意识还想怎么怎么滴,别想太多了……小岛两千多万人 就没几个明白人能看清小岛问题所在? 恕我直言 想实现你们的想法是要靠实力和技术的 一天到晚喷口水有啥用 贻笑大方


1. 台灣有識之士都知道問題所在,但在制度上又只能選出那些"自以為自己有能有恥的人"。
2. ...也没觉得老美投trump的民主是民粹...。那你應該多看看那些支持跟討厭 Trump 的社群言論。另外就是你目前對美國整個民情的了解恐怕遠不及你對台灣的了解。

3. 貴國也一堆論壇在噴口水,難道你也認為貴國的人都無所事事光在噴口水?
skistosais wrote:
孫運璿是1947年才第一次到台灣。

因此,1946年及之前的重建工作與孫運璿無關。
(恕刪)


孫來台的時間其他人已查證我就不再回了。
如果你的工作有點難度,你認真多看幾遍下面那段描寫,或許會看出一些其中的難度跟為何日本人
會說出「我們怕三個月後,台灣可能就會黑暗一片」的話。

PS.我想你的資料來源是
http://wtfm.exblog.jp/7101237/
http://www.taiwanus.net/news/news/2015/201510270840181255.htm

維基百科:...
1946年5月,孫運璿擔任台灣電力公司的機電處長,負責修復台灣電力系統。當時的台灣電力在盟軍轟炸下可謂千瘡百孔,發電量只有正常的十分之一。而原服務台灣電力株式會社(現今台灣電力公司的前身)的三千一百五十三名日籍技術員,因於1946年4月20日起至1949年8月3日,分批遣返日籍技術員回日本,孫運璿在與三、四十名大陸來的技師、台電的工業人才如朱江淮等人合作,帶領一群尚在就學的省立臺北工業職業學校、臺灣省立工學院三、四年級學生,四處拼湊零件,一邊修理,一邊學習,在五個月內復原了台灣80%的供電系統[4]:115。據孫回憶,一批日本人臨走時對臺電表示「我們怕三個月後,台灣可能就會黑暗一片」[1]:54,此後孫逢人就說「我們就是有這股勁,打敗日本人的預言」[1]:57。1946年10月30日,日月潭發電廠(今大觀一廠)的戰後重建工作也宣告結束。...

FREE BIKER 67 wrote:
最近幾天以來,新聞上...(恕刪)

只能怪他不是日本人!

emerson76 wrote:
1946年5月,孫運璿擔任台灣電力公司的機電處長


1946年,台電根本就沒有「機電處」這個單位。

bublegun wrote:
隨便囉我拿出的東西...(恕刪)


台電的刊物有告訴你1945、1946孫運璿擔任什麼職務嗎?

當年沿用日本技師的理由,台電是寫「不可他人替換」,因此
從史實的角度來看,戰後台灣電力的修復,要寫「台灣人、日本人是主力」才對,而不是講成神話。

當時有一個實力頂尖的外省人當台電第一任總經理,但沒多久就被槍斃。這個我是覺得可惜。








寂寞的陸仁賈 wrote:
只能怪他不是日本人...(恕刪)

說到底還是要怪老蔣
三七五減租農地放領得罪了多少台灣的土豪劣紳
他們巴著日本人發家致富當然奉其為宗祖
日本人殺父奪妻之恨還遠不如奪財之痛
就這樣把對蔣家的仇恨當家訓
現在砍老蔣銅像只是剛好而已
當兩蔣陵寢撤除守衛的當日
吊首鞭屍的戲碼都會是轉型正義的展現



skistosais wrote:
台電的刊物有告訴你1945、1946孫運璿擔任什麼職務嗎?
當年沿用日本技師的理由,台電是寫「不可他人替換」,因此
從史實的角度來看,戰後台灣電力的修復,要寫「台灣人、日本人是主力」才對,而不是講成神話。
當時有一個實力頂尖的外省人當台電第一任總經理,但沒多久就被槍斃。這個我是覺得可惜。


哪邊是神話請指出來?
&沒有機電處的來源先提出來
好嗎?

你有你的意見
提出反證來不是更有力嗎?

peter670520 wrote:
我真的納悶,八田與一要該德基壩,但當時沒有中橫,怎麼蓋,德基壩我去了兩次,真的很裡面,很壯觀的



emerson76 wrote:
那三個地方他只是去探勘,發現可能適合建水壩的地方罷了。當然會有初步的構想。但那離完成還遠得很。
而探勘水壩地點,能勝任的不會只有他一個吧??




1940年代

日本人的大甲溪電源開發計畫

總共八個電廠

其中1942年可行車的工程便道已經打通到達見


ps. 達見就是德基

skistosais wrote:
台電的刊物有告訴你1945...(恕刪)</blockquote
你告訴我外省人當總經理是哪位?再來孫運權璿算總工程師,台灣人、日本人有貢獻我同意。但問題是總規劃人是孫沒錯啊,工程案件只記得總工程師是誰,底下人物會去記的。
skistosais wrote:
台電的刊物有告訴你1945...(恕刪)

skistosais wrote:
台電的刊物有告訴你1945...(恕刪)
  • 2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