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n_yeh wrote:你是認真的??光法...(恕刪) 調查人員能不能接受亂搞的報告個人不知道但某些鄉民一定可以甚至認為就是不符預期立場之答案更應該要亂搞因為他的目的與標準是在於他想不想要這報告並不注重於事實之可能性與合理性於否那是這些人的"正常"行事習慣與思維邏輯因此個人是認真的但是在說"現象"是他以為不是在說我可以
KESA28493 wrote:看了一下飛安會比較完...(恕刪) 今天再繼續讀了飛安會的另一份airworthness的調查報告https://www.asc.gov.tw/upload/acd_att/02_Airworthiness.pdf經過測試Eng2的自動順槳單元AFU連接TQ sensor的接觸有問題,而FDR記錄的TQ用的是另一個Sensor的資料,一邊引擎有兩個Torque sensor,所以也解釋了FDR上看不出來TQ有問題。從MFC上下載的資料也顯示收到AFU的auto feathering request。另外MFC的資料也記錄了失事前八次中,除了當天2/4號前兩次飛行,其他六次都有code 02的紀錄,而code 02表示TORQUE 2 FAULT,也就是節流閥在TO的位置而torque小於25%。表示之前可能也有起飛時ATPCS沒有或太晚armed的情形發生。
這個atpcs本來設計的目的是為了在起飛時協助機師確保得到最佳的起飛動力。所以它會把有問題的引擎順槳斷油並解除外另一具引擎的90%上限。但是卻允許機師關掉另一具引擎?這邏輯上有明顯問題。既然設定是在起飛,就不該允許關掉引擎。如果機師要關掉引擎應該先關掉atpcs。這個邏輯應該要修正,也算是防呆。
KESA28493 wrote:今天再繼續讀了飛安會...(恕刪) 今天飛安會公布了結案調查報告了http://www.asc.gov.tw/upload/acd_att/ASC-AOR-16-06-001%20CH.pdf記者會報告基本上就是之前討論的內容了AFU2的扭力感測器接點有問題造成1.起飛前幾秒ATPCS沒做動,之後才有ATPCS2.1052:38時,ATPCS認為二號發動機失去扭力,所以開始介入,調高一號發動機輸出然後自動順槳二號發動機接下來就是PF收錯油門了...
渦輪轉動速度很快,渦輪與螺槳之間必須要有變速齒輪,來降低螺旋槳轉速。發動機的動力需要經過變速箱齒輪傳遞到螺旋槳,而扭力感應器擔任起監督的角色。此型飛機為了減輕重量及增加載客人數,發電機的動力來源是2號發動機,所以會有類似汽車打空檔功能(螺旋槳不轉動)兩個發動機都沒動力,高度警示音響起,駕駛還不知關錯發動機。高度由最高的 1630呎 緩降至 309呎,經過時間是1分18秒,可以應變的時間很短。當高度309呎時駕駛員喊「哇油門收錯了」,約8秒後就失速墜毀在基隆河。黑盒子顯示在ATPCS作用下,單發動機還可以讓飛機繼續爬升高度而且方向不會偏移。駕駛沒有在安全高度關發動機又關錯。如果兩具發動都失效,才會需要緊急找安全地方迫降,例如平地或河流。飛機高度不夠高,可以安全迫降的機會就少了。墬機8秒駕駛員還不知關錯發動機,目的是要飛回機場降落,並不是想要避開大樓選擇人口較少的迫降點。所謂駕駛要避免傷亡的動作,是在墜落地面前8秒內重新發動發動機。渦輪螺旋槳發動機,重新發動程序沒有這麼簡單,大約要1分鐘。
唉,看來這次人為的原因很大今天報紙有寫,正駕駛之前的考核考官評價也很不好,處理危機情況下也不理想....機師很多,好的很多,我想或許相對不是那麼適任的也有,如何嚴格的改善這些考核評比相對不好的機師真的太重要了復興航空這方面的文化,真的要改進改進...人命犧牲了,希望復航能痛改前非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