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關於國際貿易一些雜談與圖文20201115 RCEP超級經濟圈正式誕生 橫跨亞太15國逾20億人口最新更新:2020/11/15 15:49


economic wrote:
大陸比較拼經濟,上節...(恕刪)


我看了11月19日的有话好说,林向恺是经济学者还是政治打手?我能感觉出马凯挺为台湾着急的,虽然他是外省人,但是他一碰到中国议题,偏见太深了。最有问题的是,公视本应该以客观为导向,主持人也想标榜,但是一讲到中国问题,特别经济,都不找了解中国的,我一个不是学经济的都能看出问题,至少得找出正反双方的。

以我一个大陆人对老共的了解,老共是有仇必报的,而且不会真正相信香港人台湾人。当然不会明着做的,10年后看结果。

其实好多东西是天生的,从武器来说,老蒋和老共的方向就不同。老蒋是造不如买,买多痛快。老共是一定要自己造,换到经济上也是。芯片这么受制于人,这是他们最受不了的,绝对要突破的,这是政党性格。

李敖已经把大陆看透了,但是感觉台湾人不把他当回事。真希望大陆有这么一个人
勇敢的心 wrote: 我看了11月19日的有话好说,林向...(恕刪)

李敖是圈外人的專家,
真正圈內他可是差遠了,
資料很多,
但真的差的很遠。

因為許多圈內的事,
是他接觸不到與超乎他想像的了。

halachung wrote:
李敖是圈外人的專家,...(恕刪)


但是你们的圈内人不说实话,一味讨好民众。

知识分子自动站队,这个事情和独裁社会下的御用文人一样有危害,这是知识分子的悲哀。

大陆做国际物流这行的台湾人特别多,好多挂着美资的外衣。

从90年代开始,台湾人在这行赚一大笔好钱,但是市场成熟了之后,也就过去了。
勇敢的心 wrote: 但是你们的圈内人不说实话,一味讨好...(恕刪)

圈內人無論內地或台灣,
對外是沒人在說實話的,
多只說技術性的場面話,
今天誰當權誰都是一樣的,
同常只會有個「說法」

勇敢的心 wrote:
我看了11月19日的...(恕刪)


其實兩個都不是拿適合的專業來講,馬凱教授一直都覺得該如何如何,但他不準確的很多,例如:中國很快不再是世界工廠,要趕快東南亞佈局這類的,且蠻多台灣媒體類的媒體經濟學,常說的很急切吸引人,但舉的東西常不是很恰當
中國到現在製造和出口還算高度成長(當然跟幾年前比差多了),沒那樣容易有大量生產的地點可以短期取代的,西進起碼支撐個10來年
中國有中國問題,台灣有台灣問題,對大陸來說結構調整也不能算順利,這對長期發展影響很大,民族性對調結構的轉型很受限制,台灣只要多開放,願意多務實一點,少點情緒會好很多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一堆文字與報告
打動不了根深蒂固的反對因子的
經濟遇到賣台大帽子
政治人物只會討好也不難想像
誰敢真正幹點事...

heartshaped wrote:
一堆文字與報告打動不...(恕刪)


就業機會少了,薪資上升不易的苦果就得自己吞了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就業機會少了,薪資上升不易的苦果就
等等他們會說是因為馬政府太依靠中國造成的
economic wrote:
就業機會少了,薪資上...(恕刪)


那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說“上市櫃公司前三季營收20.69兆元,稅後獲利也有1兆3,895億元,獲利成長幅度高達20.28%,台灣的經濟成長率也站穩3字頭”,現在是薪資很容易加嗎?

別傻啦!不要再做這些無謂的幻想了。FTA幫不了我們這幫小民什麼的。這幫官員只是看場合說話,這回經濟快爛了,不簽FTA不行了,過回台灣公司都獲利極佳。這些官員的話可以信,詐騙犯的話都可以信了。



“台股反彈有理。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昨(21)日透露,外資在連續三個月淨匯出後,11月已陸續歸隊,到本周外資累計淨匯入1,927億美元,等於單月再淨匯入近24億美元(約新台幣744億元),等於8月到10月匯出的45億美元,目前已匯回超過半。

曾銘宗再強調,台股基本面極佳,上市櫃公司前三季營收20.69兆元,稅後獲利也有1兆3,895億元,獲利成長幅度高達20.28%,台灣的經濟成長率也站穩3字頭,再加上外資回頭布局,本周甚至出現單日匯入6億美元的情況,台股後勢應不悲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22000057-260202

赤砂之蠍腳 wrote:
那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說...(恕刪)


你這跟本亂扯,FTA跟上市櫃公司有很大影響,這種大型企業大多都可以全球佈局,FTA對他們影響其實並不是特別大,這些企業股價對收入很大的影響在分得的股票,股價高,收入也相對提高了,不算變相加薪?
大型企業跟全球景氣起伏關係比較大(當然也得看競爭狀態),台灣獲利新高主要哪些貢獻的去看一看,那跟FTA有關?
大型企業說難聽一點反正韓國簽好了,最多到韓國投資就好,台灣如果連募集資金都困難,台灣下市換地方而已,大企業非常現實用腳投票的
且大型企業對台灣的實質幫助其實不大,群創要蓋新的面版,要花800~900億,工作機會才2300,餐飲行業投資80億可能創造的就業機會都不止,台灣根本還沒充分就業,想辦法讓中、小企業多能存活,甚至多能發展來增進就業比較有幫助,上市櫃企業對台灣的實質貢獻當然也有,但主要員工不在台灣,幫助沒有中、小企業來得大,而中、小企業對FTA的急迫性比大型企業高多了

你想意識型態就直接說,沒必要扯這些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