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

轉載:踢爆《今周刊》清大屠夫報導原來是場騙局

看看今週刊昨天公佈的原始素材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es/0916/821_cover.html

比對先前刊登的竄改版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253&f_SUB_ID=1118&f_ART_ID=412161

合成故事原本就已嚴重違規了
再仔細看看
三個人都沒學貸,請問30萬學貸是阿貸的嗎?
三個人都沒去餐廳端盤子不到三天被老闆炒魷魚,那被炒的是阿飄嗎?

連新聞素材都可以亂亂加
那今週刊寫的那些投資達人故事,有多少是真的呢?

明月書流 wrote:
看過今周刊的聲明 ...(恕刪)



這種唯恐天下不亂的報導還可以說他不重要?
這種鬼報導很容易誤導沒腦的群眾,引起公憤,沒來由的濫罵,製造更多的無腦人,別再講漂亮話了,還什麼"喚醒政府革新的決心"勒,,是想笑死誰?到底想笑死誰啦!!
這種動不動就把問題往政府丟的心態才可悲,政府有問題白癡都知道,要不要政府幫你娶老婆,幫你生小孩,幫你買房子,餵你吃飯,幫你包尿布?

這種報導擺明就消費讀者衝票房,你還要幫他打圓場?白明消費讀者啊!聽得懂這句話嗎?醒醒吧,還用心勒?不要再搞清高了,不是講漂亮話就=幫年青年,那叫打嘴砲。把商業行銷當革命動力真是哪門子的沒腦..


這種似是而非的評論到處都是,誤導沒有判斷能力得無辜民眾

怪老虎的月光狂想曲 wrote:
目的正義(我假設今周...(恕刪)


台灣養了這麼多大學生
先前看到一個報導
約莫18歲的年紀, 有68%的人都是大學生

問題是, 台灣的產業根本不需要這麼多大學生
大學生不做低階工作, 不出走怎麼辦?

這都是10幾20年前錯誤的教育政策導致的
台灣人在台灣工作 本質上也叫做台勞(台灣勞工)

只是去澳洲的台勞賺得比較多就是了

隨風小嫩咖 wrote:
原文連結:http:...(恕刪)


誇張

台灣還有什麼媒體是公正可信賴的?
人生は一期一会だ!
蘋果今天有報了,應該不是造假,也沒有誇大.

另外蘋果記者有上正聲電台廣播節目,說他們採訪小麥時,本來還不太好意思說出"台勞"的字眼,小麥到是很坦率說:不需要甚麼"打工度假"的解釋,沒錯我就是台勞.

肉廠苦勞清大生:「台灣薪資過低是事實」

上周四出刊的《今周刊》報導頂尖大學清大畢業生,因為在台灣的薪水太低存不了錢,還背負30多萬元的學貸,因此到澳洲當屠夫賺錢,引發輿論譁然。《蘋果》記者即前往澳洲,了解大學生在當地打工度假狀況。報導中的當事人小麥昨在澳洲阿得雷德(Adelaide)莫瑞橋鎮接受《蘋果》專訪。

小麥直言:「台灣薪資過低是事實。」他在肉品廠出賣勞力所得,比在台當理專至少多一倍,「值得」。

小麥現在工作的T&R肉品工廠,平均每月可賺澳幣3000元、折合台幣約9萬3000元,扣掉生活費,每月還能存下台幣近6萬2000元。在台灣時,他在銀行擔任理財專員2年,月薪約台幣4萬元,扣除房租、交通、吃飯和給父母的錢後,每月僅能存1萬元

隨風小嫩咖 wrote:
原文連結:http:...(恕刪)


今週刊 不意外

z7797 wrote:
這種唯恐天下不亂的報...(恕刪)


就說今周刊吃飽太閑 現今台灣 人人有書唸 有工作做 吃好穿好 年輕人個個有希望

有人不信 但是我信了

衝銷售量 說難聽點 是要賺幾摳小

沒人在乎就沒人照乎 反正死活也跟我們沒關係

有能力的自然能跳離那個環境 甚至能給下一代一個截然不同的人生 一出生就是人生勝利組

至於一般人 那你家的事

難得有人要探討台灣經濟問題 既然報導有瑕疵 它所提點出來的問題就當成不存在的話

那就當成不存在
知識有價 拒絕無償分享

CleanRoom wrote:
蘋果今天有報了,應該...(恕刪)


不是說了沒有30多萬元的學貸?

那還不算造假?

HaHaSue wrote:
我沒說文章造假合理

只是台灣年輕人的困境跟就業環境之爛及政府的失能

這些事實

不會因為這篇報導是假造的,而有所改變


如果有人要說"新聞是假造的,所以前述事實並不存在"

我奉勸他還是省省吧



台灣有一大部分人都是這種論調

只要意識型態正確 中間什麼亂七八糟的都是可接受的
  • 2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