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過去就是太謎思於高學歷 就是專業,參選者哪個不是高掛高學歷,幾十年下來,這些高學歷者,哪一個有發揮專業,可能還善於打群架,甩嘴皮子,已經沒有大是大非的魁儡部隊。學術業者的背後,哪個沒有贊助商,要不然哪來的學術研究經費與資源? 學生的實習有的也是需要贊助商給機會,人脈,關係,資金.. 環環相扣,還相信這些學者?廠商的背後也需要學者,要不然如何卡一些法案,過去參加過政府的法規討論會,競爭廠商為了競爭因素,往往在學術業者,刻意阻擋,等到他們技術追上來,就同意條文通過。 後來才了解原來這些學術業者背後是這些贊助商。要不然大學教授哪來的研究經費?政府單位也是無奈,私底下就透露,條文就是要讓大家遵守,但如果有人反對,不管背後理由是什麼,就怕被人檢舉圖利他人,所以要多體諒。這也是台灣在創新技術的開發者的無奈。台灣在創新法規為什麼會遠遠落後歐美,中國,不是沒有原因。看看電動車市場,無人機市場 就知道了,起步早,現在卻落後中國,歐美一大段距離。現在流行的AI議題,炒股炒得兇,等到相關 AI 應用產品出來,馬上面臨台灣法規沒有跟上腳步,可能產品出來還上不了市場。
lkk77 wrote:(恕刪) 噗哧,你拿那張圖來打臉民進黨喔。我對那張圖的解讀如下.............區域立委就好像是在擂台上單挑,國民黨跟民進黨,雙方各派出10名選手單挑,而民進黨的10個選手中有6個被國民黨KO,比數是民進黨4勝6敗,而國民黨是6勝4敗。然後民進黨說其實是民進黨贏了,民進黨的說詞是,因為民進黨的10個選手,總共打了國民黨的10位選手100拳,但國民黨的選手只打了民進黨90拳。因此民進黨贏了。民進黨的支持者怎麼會蠢成這樣?就算你打了對手5百拳有用嗎?人家說不定1拳就把你KO了,你都已經被打趴在擂台上了,還去計較你打了對方多少拳嗎? 至於不分區就更好笑了,不分區其實就是政黨票,換句話說,也可以看成是政黨支持度,民進黨只拿了36.16%,比賴皮的得票率還少,而國民黨雖然只拿了34.58%,但是加上民眾黨的22.07%,在野兩黨合計得到56.65%,完全可以輾壓執政的民進黨的36.16%,你說執政跟在野,哪一方比較可以代表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