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來乎弄名目叫做 duty free, 只是免除了關稅, 但是澳洲酒類交易是有關於酒精的徵收名目, 也就是類似台灣的公賣利益, 台灣對於RUM酒是一公升的酒, 每度增收2.5元台幣,澳洲對酒類產品至少有三個稅:貨物稅, WET, 還有關稅除了這三大項以外, 所有酒類還要加上10%的商品及服務稅(GST)這些零零總總加加減減大約收了 72%以上的產地價格TD4 wrote:是是是..... 買(恕刪)
蘭姆酒被喝光回收的瓶子重灌假酒就能再賣一次據說就是淘寶一瓶人民幣15元蘭姆酒的由來至於為何中國人喝這麼多年假酒都沒事?因為中國假酒為了省成本已經進化到不用甲醇製作怕你喝了頭痛下次不交關還會先幫你加好頭痛粉(中國的止痛藥)入口又香又醇,比真酒還好喝想喝這種15元人民幣的神奇液體請自便其實15元人民幣買的是買瓶子不是酒可謂真正的買酒瓶送酒
你想太多了, 大陸只要是有點門面的店根本不敢賣假酒, 先別說假1賠十的硬規定, 你有點規模, 可能還會遇到正規廠家或進口商的法律求償, 工商衛生食品單位的追罰, 弄到最後連執照都會被取消, 如果是單價幾百幾千塊, 咬牙冒險就算了, 為了一瓶10幾塊錢的酒多賺了七八塊錢造假, 那真的是沒腦子了, 為了這種廉價酒造假, 還不如直接賣更廉價的袋裝酒, 利潤差不多, 處罰還少一點...allen1392 wrote:蘭姆酒被喝光回收的瓶(恕刪)
如果這個不是假新聞 ?陸拒收「立陶宛萊姆酒」來台貴3.6倍!網看售價傻眼:世界大盤子 原文網址: 陸拒收「立陶宛萊姆酒」來台貴3.6倍!網看售價傻眼:世界大盤子 | ETtoday生活新聞 | ETtoday新聞雲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20124/2176323.htm#ixzz7IrrHt2if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Nelson5 wrote:又來乎弄名目叫做 duty free, 只是免除了關稅, 但是澳洲酒類交易是有關於酒精的徵收名目, 也就是類似台灣的公賣利益,(恕刪) 有關上面酒價,老兄就別不懂裝懂了澳洲免稅店買的酒,不只是免除了關稅,在限量內也是沒有酒精稅(WET)的所以買烈酒會划算的多
allen1392 wrote:據說就是淘寶一瓶人民幣15元蘭姆酒的由來 又是沒有依據的說法........大陸有一條法規是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news/6zggk8q.html"台灣敢有這條規定的話,頂新應該不死也剩半條命(台灣食安法有上限罰責的應當廢除,不然還是有人敢鋌而走險)地方小賣部不敢說,大公司敢這樣玩會死得很慘
香港比台灣貴,香港不算是中國嗎台酒公司收購立陶宛2萬瓶遭中國大陸拒收的黑螺旋槳蘭姆酒,下月1日起將以每瓶600元價格販售,沒想到卻有網友發現同款酒在對岸電商平台只要31人民幣(約台幣137元),價差高達約4.4倍,直批是「盤子價」!對此,台酒反擊「難道以為我們的碼頭工人跟對岸一樣月領3000人民幣(約台幣1.3萬)嗎」?網友發現同款酒在對岸電商平台只要31人民幣(約台幣137元),價差高達約4.4倍,直批是「盤子價」!對此,台酒反擊「難道以為我們的碼頭工人跟對岸一樣月領3000人民幣(約台幣1.3萬)嗎」?我國與立陶宛因互設代表處,鑑於立陶宛MV Group Production生產的2萬瓶黑螺旋槳蘭姆酒,去年底遭中國大陸海關拒收,台酒因此義氣相挺、全數購入,但卻有網友發現同款酒在對岸電商平台只要31至38人民幣,價差高達約4.4倍,直批是「盤子價」台酒受訪表示「我們的碼頭工人薪資較高,運費和人工都是成本,還有酒稅、營業稅和關稅也要算,難道以為我們的碼頭工人跟對岸一樣月領3000人民幣嗎」?並強調該酒有總統府、外交部及圓山飯店洽詢,「不怕賣不出去,只怕賣不夠」!另藝人柯宇綸則以歐洲及香港的價錢表示「歐元兌台幣是1:31.44,產地半公升賣480;港幣兌台幣是1:3.56,香港自由貿易半公升賣740」,直批「有人開始帶風向,對岸只賣1/4價是看台灣人盤子,帶風向去對電風扇啊啊啊~台灣賣600且還是700ml,別當資訊落差的文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