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mda wrote:
你怎么还在宣传1升装常温奶是餐饮业专用?真的用奶大户肯定用奶粉的, 怎么可能用液态奶1L装的..
家庭也用1L装的, 如果以蒙牛的宣传一天一斤奶的话, 2个人一天就能喝一罐1L装, 为什么买小包装呢?家里又不是没有冰箱.
大陆的牛奶绝大部分是常温奶. 比例就不帮你查了, 进超市看看常温和低温的货架多少就知道了.现在低温奶有点市场回头的迹象, 但是都是充满宣传的高价品.
而且进口小包装利乐包并不贵, 200ml/ 23.59/12包, 荷兰乳牛,世界名牌, 怎么说也不比国产的贵.
這不是宣導,這是分析。
======================
我引用對方原話:
2、大陆这边鲜奶一般用毫升或者升计算,进口奶我还真没有买过。一般伊利和蒙牛的2.5-3元起步(250ml)。
https://item.jd.com/2693720.html
一升只卖8块钱?我没见过这么便宜的牛奶
我的回答:
2.大陸有這種1升利樂包奶,一般應該用在餐飲業(蒙牛新包裝有特別標出來)。所以一般民眾應該不會去買。
價差應該是產生在分裝小包裝上延伸出來的費用。
另外看包裝說明:打開後需要冷藏2天內喝完。
===================
今天早上無聊用拚多多用關鍵字「鮮牛奶1L」,大概出現了有波蘭、德國、比利時、西班牙、愛爾蘭這些國家的品牌牛奶。
再注意銷售數量,會發現這些進口牛奶其實銷售量不是很高。
販賣這些牛奶電商有些就是烘培材料店;京東蒙牛自營店是沒有販賣1L這產品,但用蒙牛1升鮮奶就可以找到我上述的烘培材料電商在販賣。
麵包業者使用鮮奶會以價格作為考慮;你可以用「烘培用奶粉」做關鍵字,出現的都是大包裝奶粉。
我沒有說這進口牛奶不是給一般人喝的(原產地就是一般銷售乳品,產品是有蓋子,打開後可以再鎖上蓋子。表示可以重複打開飲用),我說的是進入大陸銷售它一開始鎖定的消費群是甚麼?
這牽涉到社會消費型態。一些網友不是說了,台灣習慣喝冷藏鮮奶。(從供貨開始銷售成本就是比保久乳貴,說台灣牛奶貴是很多人都是在便利店購買,這些店賣的是方便,不是賣便宜價格為銷售手段)
你如果問台灣人有沒有見過1L包裝的保久乳在市面販售,我想99%會告訴你:沒見過。
同樣大陸那位也是跟我先前觀念一樣,沒見過這種產品。
能理解我的敘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