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振興券的重點在數據

不看內文就只會亂酸的,回答沒建設性,真不知道你回文是做什麼的?難不成有錢領嗎?
樓上幾位所說政府支出
這個政府給的G
如果大家很自私將這個G換成另一個G(gold)
公式會很難成立
寶貝小毅 wrote:
當初馬發的消費券,預算800多億,發生的效應約100多億⋯因該是這樣,有錯我再更改
這次的振興券,預算500多億,但是領2000要先花1000,扣掉中低收免付1000,就算400億預算,最少就有200億的效益了,怎麼算數據都比馬的消費券高
除非大家都不領,不然效益基本盤數據是穩的!
哈哈,聰明人就知道

先花的1千元又不是店家盈收,而是被政府收去了,除了讓民進黨國庫增加盈收,是能振興個什麼鳥?
原來1450817都跟你一樣聰明阿
光頭院長說用3倍券,商家會再打9折,那我可以用3000振興券 + 900萬買原價1000萬,
建商打9折後的900萬房子?現賺997000元, 賺到了 997000/1000 = 997倍
大家說好不好
b691011 wrote:

先花的1千元又不是...(恕刪)

又一個不動腦看清楚就亂噴的
難怪在野黨只能在野
1000元政府收走,但在結算時
政府的振興母金是算2000還是3000?
政府的預算是用2000算,但民眾是拿3000花掉(含買券的1000),那結算時政府的數據會用3000算嗎?
從頭到尾我沒說過2000>3000
我說的都是振興數據結算 1000民眾:2000政府*人數 會比 消費券的0民眾:3600政府*人數 好看
對於實際產生的額外效應暫且不論,這數據比例顯現的就是好看多了,等選舉時就知道會不會有人相信這數據
對於一些亂噴的,我真不知道你們是真泛藍還是1450假藍在煽動帶風的?
寶貝小毅 wrote:
又一個不動腦看清楚就亂噴的
難怪在野黨只能在野
1000元政府收走,但在結算時
政府的振興母金是算2000還是3000?
政府的預算是用2000算,但民眾是拿3000花掉(含買券的1000),那結算時政府的數據會用3000算嗎?
從頭到尾我沒說過2000>3000
我說的都是振興數據結算 1000民眾:2000政府*人數 會比 消費券的0民眾:3600政府*人數 好看
對於實際產生的額外效應暫且不論,這數據比例顯現的就是好看多了,等選舉時就知道會不會有人相信這數據
對於一些亂噴的,我真不知道你們是真泛藍還是1450假藍在煽動帶風的?


原來這政府要的是假數據,而不是想要真正活絡振興經濟的意思?

只是 1000民眾:2000政府*人數 會比 消費券的0民眾:3600政府*人數 好看?

這是如何推算才有這樣的結果?

不管誰拿錢出來,廠商收3000的數據會比收3600好看?
gossips wrote:
經濟部長已經喊到千億...(恕刪)
你要加算回饋嗎?OK那消費券也一起來算,家樂福3600消費券送7200,那你要把那7200用掉還要另外再花7.2萬,所以馬政府的消費券一個人就創造了7.5萬的GDP,是不是比蔡政府的三倍券強的多?
所以這算法就是民眾被逼著掏了1000+政府的2000
所以政府只用了2000就達到3000的效果
比馬政府花了3600只達到3600的效果好
要的只是數據上好看,就是我政府花比較少的2000達成3000的帳面數據就好
至於民眾被逼著多掏錢,那是天經地義,百姓不壓榨,要壓榨誰啊
對旅遊業、各行各業紓困那麼大方,也該給繳稅的納稅人大方一點,比照計程車紓困,直接給六萬元振興卷。
mourningtw wrote:
所以這算法就是民眾被...(恕刪)

就是這邏輯
不然這政策藍綠及人民都在罵,為什麼還要繼續?
依照過往經驗,大家罵歸罵,有好處大家還是搶,券領了,錢花了,就算當下再不好,等選舉時拿出數據又一堆票了
以前馬政府發消費券,多少人罵?每個人都花的很開心,但選舉時拿不出好的數據,國民黨後面選舉選的如何?
現在反而一堆人再讚揚馬的消費券,這不是很可笑嗎?
看我這樓一堆人的回文,真不知網路上有多少人是故意反串的網軍,只會無腦煽動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