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不忍台語將滅亡,阿華師:「我這一輩子,再也不說華語了。」

*小蟑螂* wrote:
被網友評論讚爆台灣民...(恕刪)



台語罵人超有力的,不會滅亡啦
kay1972 wrote:
證據在哪裡?...(恕刪)


中華民國政府在1950年代的台灣原先使用「台語」這個詞,
譬如「台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於1955年出版的《台語方音符號》及國防部於1958年出版的《注音台語會話》,
後來以政治考量才推廣使用「閩南語」用法。

蔣為文指出解嚴以後具官方色彩的「國立編譯館」所編的詞典才稱「臺灣閩南語」,其餘辭典多稱「臺灣話」「臺語」,但國立編譯館本質為學術機構,其所規定的名詞多數時候都與常用俗名不同。
兩軍對峙今若何,戰聲恰似迅雷過,奉天城外三更雪,百萬精兵渡大河
weiweichiao wrote:
福建話到臺灣用久了又新增幾個詞就變台語。
中文在臺灣用久了,也新增很多臺灣用語,也可以算台語嗎?


美國歷史200年,美語 語 英語 幾乎可以分開來看了

台灣歷史400年 當然差異更大

何況還有 荷蘭 日本 文化的衝擊
兩軍對峙今若何,戰聲恰似迅雷過,奉天城外三更雪,百萬精兵渡大河


ddsdds wrote:
到了蔣政府來了之後~就把台灣講的閩南語歸類為台語


不! 你弄反了

是蔣政權來了之後~ 就把台語歸類為閩南語,為了去台灣化

當時大陸也極少有閩南語一詞,都是稱為福建話,甚至整個東南亞也都是稱福建話
兩軍對峙今若何,戰聲恰似迅雷過,奉天城外三更雪,百萬精兵渡大河
閩南沙豬又發病
一步悠然,一世逍遙。 Z的個人網站:http://zerozlin.blogspot.tw/
強烈建議
蔡政府明天開始規定全臺灣所有的公務人員衹能講閩南語。

*小蟑螂* wrote:
被網友評論讚爆台灣民...(恕刪)
六藝君子 wrote:
以前工作住香港時, 一些自卑意識深重的港仔也一天到晚跟人吵,
說唐詩古文要用廣東話念才是正統


這樣說完全正確

閩語 客語 粵語 都是真正的古音,正統漢語
唐詩原本就是用古漢音念的
普通話是滿蒙混語,不是漢語

為什麼漢語都集中在南方沿海?
因為蒙古帝國消滅漢人滅族,逃亡到南方沿海者才得以倖存

日本帝國為何有漢唐文化最正統的保留?
就是因為沒有滿蒙的侵略殖民

普通話是借漢字,閩語用漢字歷史則更久
兩軍對峙今若何,戰聲恰似迅雷過,奉天城外三更雪,百萬精兵渡大河
ho520 wrote:
不! 你弄反了
是蔣政權來了之後~ 就把台語歸類為閩南語,為了去台灣化
當時大陸也極少有閩南語一詞,都是稱為福建話,甚至整個東南亞也都是稱福建話

打臉了

自由開講》回應 「台語」歷史早於「閩南語」一文

林智凱

拜讀王顥勳先生「台語」歷史早於「閩南語」一文之後,雖能理解其維護台灣主體性之用意,但文章卻忽略了三個事實。

首先,須先定義台語所指何物,是專指閩南語,還是台灣島上的語言。的確,台語一詞出現時間較早於閩南語一詞,但當時的時空背景所指的不是原民語與客語,更不是國語,而是專指閩南語,因為小川尚義的《台日大字典》就是閩南語與日語的對照字典。將台語專指為閩南語是一種霸權,因為這樣的專指忽略了台語一詞本身亦可代表台灣島上存在的語言,如十八族的南島語及客語,還有國語。

第二個事實是閩南語一詞絕非國民黨所發明,乃係由語言學家趙元任在1930年代時所規定的,當時國民黨尚未來台,何來「閩南語」這個詞完全是中國國民黨發明出來,用來將台語矮化為中國其中一支方言的策略,這樣的說法? 閩南語的命名無關政治,僅是以地名與方位為主,所以有閩南語與閩北語的區分。

第三個事實是「台語」一詞在語言學上所指並非通指台灣的語言,亦非專指閩南語,而是侗台語中的台語支(Tai)。這樣的中文名稱在學術上易造成混淆,將台語改成台灣閩南語在學術上不僅能避免混淆,更能精準地指出所言何物。

筆者支持將台語改成台灣閩南語,除了以上三個事實外,更重要的是使用台灣閩南語才能外顯地說明台灣主體性,區分出台灣的閩南語與福建的閩南語,僅用台語一詞是無法區分兩者差異,更重要的是台灣閩南語一詞也不會對台灣其他語言造成歧視,可以有台灣客語及台灣華語,如此一來語言處於平等地位,族群也才會更和諧。
六藝君子 wrote:以前工作住香港時, 一些自卑意識深重的港仔也一天到晚跟人吵,
說唐詩古文要用廣東話念才是正統


這樣說完全正確

閩語 客語 粵語 都是真正的古音,正統漢語
唐詩原本就是用古漢音念的
普通話是滿蒙混語,不是漢語

為什麼漢語都集中在南方沿海?
因為蒙古帝國消滅漢人滅族,逃亡到南方沿海者才得以倖存

日本帝國為何有漢唐文化最正統的保留?
就是因為沒有滿蒙的侵略殖民

普通話是借漢字,閩語用漢字歷史則更久
唐詩流傳到清帝國,竟然走樣了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詩中出現重複句是不合理


日本版的正統唐詩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山月,
低頭思故鄉。
兩軍對峙今若何,戰聲恰似迅雷過,奉天城外三更雪,百萬精兵渡大河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