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錐阿土伯 wrote:請問板上先進長榮航...(恕刪) 長榮是以「服務業」為主的私人公司,不是有官股成分的「公股負責營運」的公司, 所以也沒有非要和解的政治壓力。長榮是以嚴格管理出名,張榮發以壹艘二手船成為貨櫃航運及航空的公司,自有令人敬佩的地方。長榮海運曾是全世界最大的貨櫃輪船公司,而長榮航空近年全球評等多在五名內,誠屬不易。公司制度或個別主管有不當管教的部分應即刻或適時向有關單位反應。在私人公司工作請不要有「公司要給我工作壹輩子」的單純想法。公司若是幸福企業,且文化可以接受,工作愉快,才較有可能在私人公司做壹輩子。歐美公司在公司景氣最好的時候,照常裁員,為了有「長期國際競爭力」。現在活在「世界是平的時代」,還在職場努力的人也是要努力上進,保持個人在「國際標準」的競爭力。公司文化與自己相近是理想,有份薪水收入是必要的人必有不得已之處,自己衡量自己的情形。
慢跑到最後?罷工靈魂「廖廖」一語料中本報記者許政榆、張裕珍2019年6月30日 上午7:05.被學妹暱稱「廖廖」學姊的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理事廖以勤,是長榮罷工行動的靈魂人物之一。從帶領會員罷工到前晚淚崩,要會員投票同意結束罷工,巨大的轉折,凸顯工會幹部在這場罷工持久戰面臨壓力與掙扎。卅七歲的廖以勤,在長榮十三年,是前台中縣長廖永來的愛女。站出來率領工會爭取勞動權益,廖永來也力挺女兒,並三度到罷工現場關心。廖永來不諱言,女兒從小看他從政,曾表示絕對不參與政治,參與罷工只是單純爭取勞工權益。廖以勤曾透露,工會好不容易取得合法罷工權,卻面臨社會輿論種種質疑,尤其罷工讓地勤工作量倍增,甚至要面對旅客謾罵,讓她十分不捨。廖以勤前天率四名幹部和董事長林寶水見面後,似乎接到資方「最後通牒」,警告「這是最後一次協商機會」,讓幾乎快無談判籌碼的工會幹部信心被擊垮,晚間投票前,廖首度在所有空服員面前崩潰,哭訴「這個方案是侮辱沒錯,但必須面對現實,我們還是要回去」。一夜激情過後,廖以勤重整心情,昨發表聲明,強調工會沒有忘記初衷,會堅持陪姊妹「慢跑到最後」,沒想到團協破局,讓這句話成真,但可預見的是,工會籌碼有限,未來談判的路更難行。被學妹暱稱「廖廖」學姊的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理事廖以勤(見圖),是長榮罷工行動的靈魂人物之一。
罷工期間當然不能解雇覺得這次罷工像是長榮已經計畫好了如果工會一直不罷工,在預期心理影響下,旅客也會怕,反而影響營運不如讓她們罷,可以光明的決戰從第一天就覺得長榮早就準備好對策了,現在只是照SOP在走公會也真的配合,一直往長榮挖好的洞跳搞到現在進退兩難,給你樓梯又不下車對長榮而言最難過的時間已過,現在只剩清理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