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k_qu wrote:发电量少的月份理论上应该每一度电的成本比较高。发得多的,就比较少。我是这样推理的。 我之前統計過,台灣六七月的發電量只差10%左右,而且七月未必贏過六月. 比醬油廠跟Apple合作開發太陽光電更難理解...
stunmaker wrote:我之前統計過,台灣六...(恕刪) 台電的太陽能發電廠少,因此相對集中受到氣候影響也比較大,因此是有可能有較大的波動(前年台電7月較6月高15%,去年7月比8月高30%)但是要差到兩倍還是比較少見的無論如何,從最新的資料來看,以後要引用這個數據就得小心了否則把它當作全年平均價格去論述出來的結論就會與事實的差距非常大
日本發生太陽能火警千葉縣市原市的日本最大水上太陽能也受到波及,今日下午燃起熊熊大火,約有 50 片太陽能板著火,所幸無人受傷。山倉水壩(Yamakura Dam)太陽能系統是由日本電子大廠京瓷和東京盛世力租賃公司共同建成,裝有 50,000 片太陽能模組、容量達 13.7MW,占地面積約18萬平方公尺,從2018年3月運作至今,年發電量有望達16000 MWh。不過該電廠不敵法西颱風,今日下午 13 時被民眾發現太陽能板失火且冒出濃濃黑煙,截至下午 15 點 30 消防單位仍在持續滅火,消防員表示,火警意外可能是因為颱風狂風釀災,造成太陽能板彼此堆疊、發熱進而燃起大火。面對颱風與狂風暴雨,水面型、陸上域型太陽能都需要加以嚴防,以免發生面板吹落、電線走火,EnergyTrend 太陽能分析師指出,系統裝置的主要零組件,包含模組與支架等,都是需要經過抗風抗水氣等環境測試。除此之外,裝置的工法也會影響整體接受天災考驗的能力。水面型太陽能有分為浮動式太陽能與架高固定式,浮動式顧名思義便是將模組裝置在浮筒上,讓太陽能板在水上漂,而架高固定式利用支架將模組高高架起,適合用在水較淺的地區,EnergyTrend 指出,因為山倉水壩太陽能是採用浮動式的緣故,外圍是否牢固相當重要。
stunmaker wrote:日本發生太陽能火警千...(恕刪) 這是太陽打西邊出來的概念嗎? 大大居然會貼這種利空文...是說露天的太陽能板對颱風的防禦力本來就不好,這幾年台灣罕見的都沒有什麼強颱穿越,等接下來有強颱穿越的時候再來看看太陽能板會不會倒的倒破的破吧。
過客4112 wrote:台電最新的成本出來1-7月的太陽能成本平均是1.52元1-6月的太陽能成本平均是3.03元 台電1-8月的太陽能成本...1.60元六月發電量:15.3百萬度七月發電量:16.6百萬度(八月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