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我支持台灣恢復徵兵

六便士 wrote:
非常贊同你的說法,你...(恕刪)


你說的這個跟現在社會氛圍,
基本上已經脫節了,
請問我們有提高軍人待遇嗎?
我們尊重軍人嗎?

天災時,軍人咧?
農產品賣不出去時,軍人咧?
疫情爆發沒人吃時,軍人咧?
年度預算太高砍誰?軍人阿!
軍人升遷加薪機會越來越少,
軍人退休俸也越來越少,
水電減半也研議取消,
愛國從軍被台獨罵,被統一笑,
請問誰要當志願役?
誰肯為那點錢上戰場賣命?

從學校教官被糞青批鬥,
就可以想見軍人在這社會,
幾乎沒地位!

我很討厭教官,
但至少他付出過,
也磨練過,
不會沒事跑去叫囂對岸引戰,
因此我更討厭糞青!
因為就是糞!
Tim_Liu0717 wrote:
甲午戰爭北洋艦隊怎麼被日本打垮的?
請自己去好好研究,
...(恕刪)


建議你不要舉一個連自己都搞不清楚的例子來說嘴,這樣被打臉真的很難看!

甲午戰爭

日軍240616人,清軍630000人

清軍人數遠超過日軍的兩倍以上,結果呢?

清軍31500人被殲滅,日軍則是13306人

所以戰爭比人數多有用嗎?徵兵徵一堆廢物有用嗎??



Tim_Liu0717 wrote:
請問我們有提高軍人待遇嗎?...(恕刪)


所以才要取消徵兵,集中資源給職業軍人提高待遇啊,你到底知不知道這棟樓在討論什麼啊?!

Tim_Liu0717 wrote:
我更討厭糞青!因為就是糞!...(恕刪)


你也知道那些人是糞,那為什麼還要去徵那些糞來當兵??要讓那些糞浪費軍餉糧食,讓糞浪費武器彈藥??
Tim_Liu0717 wrote:
你說的這個跟現在社會...(恕刪)


另外當兵學到最重要的一點,
就是[沒有我這個字!]
以團體為榮,參與團體行動,
不以自我為中心,
建立責任感,
學習為別人承擔付出!

可惜現在役期越來越短,
越來越混吃等死,
變成夏令營了……
然後糞青連夏令營都不敢來……
甘寧老師!
六便士 wrote:
建議你不要舉一個連自...(恕刪)


甲午戰爭北洋艦隊失敗原因,
是因為你說的人數無用嗎?

維基百科寫的很明白!
請你自己看一下!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7%94%B2%E5%8D%88%E6%88%98%E4%BA%89
god52101314 wrote:
美國已告訴台灣多次
必須有自我防衛的決心 ...(恕刪)


哈哈哈哈哈

光是去年,台灣就花了兩千兩百五十多億向老美採購軍火,

他當然要多次告訴你要有自我防衛的決心啊!!

要自我防衛是正確的,但是用徵兵這種勞民傷財又沒有好處的方式有用嗎?

資源是有限的,錢要花在刀口上,百萬廢物大軍和精銳作戰部隊,哪一個更能自我防衛呢?

Tim_Liu0717 wrote:
是因為你說的人數無用嗎?...(恕刪)


光是比人數多就有用喔??

那清軍怎麼會輸日本?
國民黨怎麼會輸共產黨?
美國怎麼會輸越共?

戰爭不是像你想像的那麼簡單好嗎?以為是8+9打群架嗎?
像不像現在台灣國軍?
軍人沒有作戰的準備和決心,
政客只思自己的利益,
社會氛圍也不當一回事……
另外
北洋可是慕兵~
軍費超過日本,
而日本明治維新則用徵兵!
————————————————
甲午戰爭
中國戰敗原因:

1. 昧於情勢:清廷官員多以為洋務運動有成,並輕視日本的實力,以為中國兵力足懲日本。此外,李鴻章始誤

信俄國之相助,終失望於英、美二國之調停。當權者對國內、國外之情勢掌握不了,中國自處下風。

2. 政策不一:清廷對日本入侵朝鮮之意見分歧,也是戰敗的因素。德宗主戰,李鴻章主和,慈禧則拿不定主

意,認為「戰比和好」,既開戰而無決心。於是,日本大軍進逼之際,清廷始倉惶備戰,故戰事一敗塗地。

3.軍備廢弛:洋務運動所練新軍,多紀律敗壤,且士氣低落。另外,多年營建的艦隊,由於資金不足,裝備殘

缺,戰鬥力不足。加上,慈禧挪用海軍經費來修築頤和園,亦影響了海軍實力。於是,一經接戰,海陸軍俱

敗於日本。應戰的北洋艦隊已是四洋海軍中實力最強者,但無論火力、噸數、航速等仍比不上日本聯合艦隊

,故此終敗於日本之手。

4.指揮失誤:當時中國陸軍不相統屬,且將帥不和,教於朝鮮及遼東戰場屢嚐敗績。北洋海軍於黃海一役失利

後,傷亡慘重,又坐困威海衛內,不出應戰,亦使日本得以從容圍攻,最後全遭消滅,國防盡失。

5.政治腐敗:清廷政治腐敗,貪污成風,政出多門,任用私人。另外,清廷內部出現派系鬥爭,各派不能協調

,故事權不能統一,政治混亂不堪,作戰亦自然失敗。
六便士 wrote:
光是比人數多就有用喔...(恕刪)


唉……
又遇到玩文字遊戲的,
整天在那繞來繞去的,
講再多,還是在那鑽牛角尖……
唉……
先有合理的計畫再說吧
不然徵兵進去拔草有意義嗎
Tim_Liu0717 wrote:
甲午戰爭
中國戰敗原因:
...(恕刪)


剛才已經勸你了,不要拿自己不懂的事情說嘴,被打臉真難看




1.以為人多就能打贏(徵了一堆廢物兵)

2.無決心開戰(標準義務役徵兵心態)

3.紀律敗壞,士氣低落(自願役和義務役,哪一種紀律比較高?)

4.資金不足,裝備殘缺(徵員太多,不能集中資源有效利用)

你為什麼要貼這種打自己臉的例子呢?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