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4241億前瞻蓋軌道75%恐成錢坑

國家做建設要對於未來有幫助,前瞻蓋軌道計畫問題大的連小學生都覺得沒信心了,卻還要全民買單。

gent wrote:
各縣市的輕軌記得要設計成水陸兩用的喔,不然下次淹水的時候怎麼辦才好?


民眾的心聲我們聽到了,我們會盡快改善,










只是得追加預算了。

philosophy wrote:
水患成災又如何蘇花...(恕刪)


養護軌道的人跟質可否跟的上? 光有光鮮亮麗, 但待遇差留不住或是經營不善整天在想調頭寸, 弄得軌道員工人心惶, 這些未來軌道下場....

-----

近日全台各地豪雨成災,台鐵不少路段水淹軌道需密切監控,集集、平溪線則因落石搶修,凸顯軌道、電車線及號誌維修養護的工、電務工程人員重要性。但事實上,台鐵工務人員近10年銳減近3成,電務人員則負擔超載,再不改善,台鐵恐進入「大故障」時代。

人手不夠 工時壓縮

記者曾實地走訪台鐵兩次夜間工程,觀察電、工務人員工作情形及環境。「工程人員只在夜間作業,工時壓縮、人手不夠,有時真的太操。」一名在台鐵20多年的工務老師傅說明工作條件。

台鐵工務處統計,2008年至今年4月,北、中部道班人數減少2到3成,最多一個道班人數從12到15人減少至6到8人,形成一個道班要負責3站的軌道養護距離,包括巡檢軌道有無沉陷、挫曲,也要定期更換、調整軌道,確保列車行駛安全,工作量大,出包風險高。

負荷重 出包風險高

至於電務人員則負責檢修、保養及裝設軌道號誌、通訊電路設備等;電務人員指出,北部人力流失同樣嚴重,一旦巡檢人力不足,主動預防設備妥善只是奢談,將直接影響設備故障頻率。台鐵電務處指出,近10年整體電務人員人數變動不大,但事實上花東、屏潮電氣化,讓電車線養護距離增加,興建潮州機廠及台中高架化,都導致養護設備增加,同樣缺人。

薪低 不易吸引人才

記者觀察,台鐵工程人員不僅工作量大,作業環境危險四伏,包括工程車、怪手於工程人員周邊行駛、擺盪吊臂,電務人員則要爬高布線。其他還有道碴挖起後塵土瀰漫、各式機具噪音,以及夏天汗流浹背、下雨泥濘四處等,更別提長期生理時鐘倒反。

然而,台鐵新進工程人員起薪只有3萬多元,已不易吸引人才,高工作壓力更讓離職率飆升,經驗不易傳承。一名資深工程人員直指,去年台東出軌意外最後判定是工務人員未落實SOP,就需要老師傅經驗傳承,「台鐵真正要擔心的是經驗無法積累的斷層。」

台灣鐵道暨國土規畫學會秘書長陳彥良直指,鐵道電、工務本屬勞力密集工作,卻面臨人力銳減,就怕百密一疏,小至號誌故障、電車線掉落延誤列車行駛,大至鐵軌未落實檢修,致使錯曲或斷裂讓列車出軌造成傷亡,再不改善,台鐵恐進入「大故障」時代。
以我一個平民小老百姓的卑微需求,說真的,我不需要前瞻計畫,我只需要基礎的路平計畫就好了,現在連高速公路都不平了.

小客5509 wrote:
養護軌道的人跟質可...(恕刪)


台灣車輛公司在此為您服務



ANDYLIU66Y wrote:
你放心讓你的妻兒去搭陌生人的車或是無人駕駛的車嗎?

捷運也是無人駕駛....

philosophy wrote:
台灣車輛公司在此為...(恕刪)


未來

只要給錢就有外包服務嗎?

那錢不夠怎辦? 可否先欠著? 因為市政財政不佳, 若到時還是自己人要好說話嘛!


敢欠款, 你看那些日商股東還要不要給你技術!




小客5509 wrote:
敢欠款, 你看那些日商股東還要不要給你技術!

不管欠不欠款,日商都不會給技術.
台車第一個自製電聯車淡海輕軌列車,
還是日商淡出後才由中鋼主導向德國取得技術轉移......

philosophy wrote:
台灣車輛公司在此為...(恕刪)

台車以往主要業務就是組裝日商標下的台鐵電聯車,
養路護電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台車應當沒啥興趣.
前瞻蓋軌道 75%恐成錢坑
前瞻蓋軌道 75%恐成錢坑
前瞻蓋軌道 75%恐成錢坑







;;; 咬她??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