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各位有看過中國央視CCTV制作的紀錄片《壹帶壹路》嗎?

sroach wrote:
這幾十年來,有任何政策是說『只能去 A ,不能去 B, C, D,...Z 』的嗎?

應該是有些人,姑且稱為甲方,希望『不准去 A,只准去 B, C, D... Z 』吧。

這時候反對者說,『不要限制去A』,他或多或少總是會為 A 而辯護,結果甲方就推論成『你們要求只能去A,不能去B,C,..』

我認為這樣的推論是有問題的。
.(恕刪)


任何過度強調就是,例如,對岸或南向(新、舊),政治人沒有傻到會自找麻煩,只是排除法。

隨便舉例,二岸都是WTO會員,除二岸之外,還有很多會員,都有簽貿易合作,放的大架構下的各市場機會與環境(不一),過度強調對岸或南向,要不是傻就是...。

skybug wrote:
這句話可以寫在歷史...(恕刪)


我說的是市場經濟規律

不太確定你突然轉調,高談人類文明發展的用意?
是不是先打個伏筆,明知無投資效益也可以自圓其說、即使賠錢仍是「貢獻了文明發展」?
hunterwaye wrote:
早就料到這樣的文章...(恕刪)


這篇重點不是在關於中國人素質的評論⋯⋯


被鎖了?討論經濟發展也不行嗎?

TD4 wrote:
這篇重點不是在關於中國人素質的評論⋯⋯.(恕刪)


我忘了哪位朋友寫的,但確實有朋友提到軟實力,而且記憶中,不是將軟實力 = 素質。

李鴻章時代就提醒要注意"軟實力"方面,不是只是外表的船堅炮利,而李鴻章的重點,應該不是說提高素質。

百多年後還參不透前人的苦口婆心,令人感慨。

從好的方面想,畢竟還是在二岸的網站說說。

沒有軟實力,哪來創新?


TD4 wrote:
這篇重點不是在關於...(恕刪)


沿線國家也一樣啊,沒有區別。在新加坡推行鞭刑來處罰那些隨地吐口香糖的人以前,你覺得新加坡所有人會自覺不隨地吐嗎?我記得在中國某個媒體曾有篇文章,讚美日本人拾金不昧的同時也提到因為日本的信用體系的完善讓那些被證實撿了別人的錢包私吞的人信用記錄損失慘重,不能貸款不能辦信用卡最嚴重的不能銀行開戶。

當然,新加坡也好,日本也好,他們都已經發展到了後工業化社會,社會發展水平非常高了,但是沒有哪個國家是一步登天的。難不成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就不想發展好?那裡的老百姓就只能等死挨餓?日本東京電視台有檔經濟節目,提到了衣索比亞,這個國家不過20年前還是個全國遭受大旱飢荒,數万人餓死的國家,但是如今發展迅速已經成為東非發展最快的國家,伴隨而來的就是戰亂的消失,國民素質的提高,出國留學的增加和外資的蜂擁進入。

前年底召開的中非合作論壇有一個主題,就是中國幫助非洲實現工業化,因為只有工業化才能現代化,才有基礎提高人的素質。所以無論日本人的素質也好,中國人的素質也好,還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乃至非洲人的素質也好,他們可以提高素質,有些已經提高了素質,有些則可以通過發展來提高。

國民素質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
因緣際會我曾經在大陸做了四次大型的自駕遊,一是自大陸北方走西南到成都,二是自大陸北方走東南到杭州,三是自大陸北方走西北至嘉峪關及額濟納旗,四是自大陸北方至滿洲里,額爾古納市及東北。每次自駕遊都是七-九天左右,5000km-7000km不等。
我的整體感受是大陸的公路建設扎實,面面聚到。我認為大陸一帶一路是要複製成功的經驗到全世界,打破洲際界限,縮短各國交易流通,互通有無,利益共享。古時候是各國歷經千山萬水到他國交流,未來則是把這樣的交流融入日常生活當中。

世界大國與其他國家交流各有不同的作法,有激進式的,也有溫和式的,就看那個方法不引人反感,可以持久。那個方法有效,我相信不久以後時間就可以證明。

當我還在求學階段時,我也喜歡清談,目空一切。隨著眼界的開拓,凡事也就有更深的體會。

大陸的確不是世界的全部,但是大陸有在積極的想辦法與世界接軌;台灣也不是世界的全部,也應該要提出讓頭腦清楚的人可以放心的方向才是。

hunterwaye wrote:
沿線國家也一樣啊,...(恕刪)


我不知道你去過幾個第三世界國家,只能說你是偏天真樂觀了點
這個問題講了可能會被批為種族主義,雖然我完全沒有那個意思
反正就等著看吧


TD4 wrote:
我不知道你去過幾個第三世界國家,只能說你是偏天真樂觀了點
這個問題講了可能會被批為種族主義,雖然我完全沒有那個意思
反正就等著看吧...(恕刪)


不做,永遠在原地,

路通了,才有下一步的機會,

一個國家內,也有一定比率上的人口是積極的,路都開到門口了,抓不抓得住機會,靠自己。

Erichuangtw1980 wrote:
不做,永遠在原地,...(恕刪)
您說得真好!真希望台灣內部某些人也聽得進去!只會唱衰,眼界只死盯著某塊大陸,卻忘了世界是很廣大的。
盡情歡呼吧!日後自己遭難,請不要怪人無情地訕笑!今日特此紀錄下這一段。

hunterwaye wrote:
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到203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到2050年成為科技領先型的國家。
類似的例子還包含在中國製造2025規劃裡:到2025年讓中國的製造業水平達到先進行列,接近德日的水平;到2035年超越德日;到2049年接近美國的水平。


像是這個才是真的政策目標,實現的可能性也相對較大
當然也有進度不如預期政策目標的,例如多年前就提出的調結構就是

前面有問不然台灣可能實現的政策目標就沒結果,起碼現在台面上的政策可以說很大程度不切實際

經濟政策台灣從1990年代後就開始做得不好,2000年之後更差,缺乏整套性的政策思維結構,當然這也跟我們的制度需要先整合內部意見才能推動政策有關,但現況就是現在這樣

以台灣過去累積的資源,未來10年甚至20年很慘是不置於,但發展速度就肯定不會多好,想要有比較好的發展,也不是光靠政府,但政府卻一定要先拿掉一些枷鎖
島嶼地區要發展比較好,要多願意承受一些風險走出去,而我們的現實是要走出去得先跟對面的關係要不差,不然還真的會有很多困難,這是現在的現實

中國的一帶一路有他的理想面,實際實施起來當然不可能如理想那樣順暢的,投資總是要有回收,中國願意投資,但怕拿不回來,先看巴基斯坦的大案子吧,這個能有不錯結果,那大案子才有希望,不然可能大多都是很小的案子,這也是現實

中國現在算充分就業(包含用提供的就業機會看),所以說推一帶一路的核心原因是失業不太正確,但結構性失業問題很難解(在煤炭、鋼鐵、水泥、……等產業工作被砍了,新增的工作機會在互聯網、……,即使是政策能做的輔導和教育訓練,也只有少數人能真的轉到新的工作位置上),這部分會比較需要一帶一路來協助

中國的政策多年前就說了非以GDP增長數字當唯一性,結構和質的轉換比重更大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