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原來論語還有失傳篇章

不讀書

顏回死後,孔子很傷心。他哭得十分悲痛「天喪予,天喪予。」一向比較拘謹的孔夫子現在像個小孩子一樣的展現出了他的真性情。「老天爺要我的命啊,老天爺要我的命啊!」當別人都勸他不必過分悲傷時,他說:「我不為他悲傷我還能為誰悲傷呢?」但是當顏回的父親請求他把車賣掉以為顏回買棺槨時,卻遭到了孔子的反對,孔子說「無論有沒有才能都是兒子,我的兒子伯魚死的時候,也就是用簡單的棺材盛殮的,沒有使用槨。我不能賣了車為他買槨,因為我以前做過大夫,是不能出去步行的。」
  而當其他人請求厚葬顏回時,同樣遭到了孔子的反對。當後來人們不聽他的勸阻厚葬了顏回後,孔子反而於心不安。像自己犯了過錯一樣,在顏回的靈柩前懺悔著:「顏回呀,你把我當父親一樣的看待,可是我卻不能像兒子一樣對待你。這不是我的意思啊,這是那些學生要這樣做的。」
  為什麼厚葬顏回,孔子反而覺得對不起他呢?
  記得有一次顏回與子路陪侍在孔子身邊時,孔子曾問他們有什麼追求。顏回說「無伐善,無施勞」既不誇耀自己的長處,也不誇耀自己的功勞。平平淡淡就好。顏回的一生是安貧樂道的。「一簞食,一瓢欽,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他還會在乎自己死後葬的是棺還是槨嗎?他曾向孔子請教「仁」的道理,孔子說要做到仁就要求自己言行必須符合禮,一旦做到了這一點,別人就會稱許你是「仁「人了。要做到「仁「,全在於自己,哪能依靠別人呢?
  也許,孔子覺得這一切都違背了顏回的本意,或者讓顏回的人格蒙羞。似乎其他弟子包括顏回的父親,都不能理解顏回。而唯一能理解顏回的人,只有他的老師孔子。
取一瓢 wrote:
不讀書
顏回死後,孔子很傷心。他哭得十分悲痛「天喪予,天喪予。」一向比較拘謹的孔夫子現在像個小孩子一樣的展現出了他的真性情。「老天爺要我的命啊,老天爺要我的命啊!」當別人都勸他不必過分悲傷時,他說:「我不為他悲傷我還能為誰悲傷呢?」但是當顏回的父親請求他把車賣掉以為顏回買棺槨時,卻遭到了孔子的反對,孔子說「無論有沒有才能都是兒子,我的兒子伯魚死的時候,也就是用簡單的棺材盛殮的,沒有使用槨。我不能賣了車為他買槨,因為我以前做過大夫,是不能出去步行的。」
  而當其他人請求厚葬顏回時,同樣遭到了孔子的反對。當後來人們不聽他的勸阻厚葬了顏回後,孔子反而於心不安。像自己犯了過錯一樣,在顏回的靈柩前懺悔著:「顏回呀,你把我當父親一樣的看待,可是我卻不能像兒子一樣對待你。這不是我的意思啊,這是那些學生要這樣做的。」
  為什麼厚葬顏回,孔子反而覺得對不起他呢?
  記得有一次顏回與子路陪侍在孔子身邊時,孔子曾問他們有什麼追求。顏回說「無伐善,無施勞」既不誇耀自己的長處,也不誇耀自己的功勞。平平淡淡就好。顏回的一生是安貧樂道的。「一簞食,一瓢欽,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他還會在乎自己死後葬的是棺還是槨嗎?他曾向孔子請教「仁」的道理,孔子說要做到仁就要求自己言行必須符合禮,一旦做到了這一點,別人就會稱許你是「仁」人了。要做到「仁」,全在於自己,哪能依靠別人呢?
  也許,孔子覺得這一切都違背了顏回的本意,或者讓顏回的人格蒙羞。似乎其他弟子包括顏回的父親,都不能理解顏回。而唯一能理解顏回的人,只有他的老師孔子。

即使像孔子這樣,也沒辦法獨力擋下世俗的厚葬禮

→ 但今天確實有新方法︰自己表演樹葬給世俗看

表演到世俗能接受、滿意樹葬 → 即是成功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人出生若沒有接受扶養,夭折率100%
人死亡若沒有接受安葬,除非你神機妙算抓準時間將自己埋了,不然曝屍率也是100%

大抵上來說,這兩件事情都無法自己決定
所以中國傳統禮儀在這些方面,除非當事者明確表示,不然就是以家屬的安排為重
喪葬來說,除非遭逢亂世,比如朱元璋幼時那樣,只能以草蓆葬親
不然再怎麼從簡,棺材基本都要有
顏回掛掉前有說我想曝屍,或草席包一包隨便埋了嗎?
我想應該是不可能,顏回的孝心是出了名的,不可能做出令家人悲傷或難堪的事
所以孔子的說法,只是吝嗇的藉口罷了
棺跟槨是不一樣的

不讀書..上網查一查總可以吧???



選舉

你也是臨時才去查資料的吧 難不成你以前常讀書真的有讀過這種東西然後現在沒查資料然後來嘴別人啊 也不是啊 還敢講

2024-11-02 16:46
應該更多吧

kegabu wrote:
南昌海昏侯墓重大發...(恕刪)
取一瓢 wrote:
不讀書

顏回死後,孔...(恕刪)

"槨"有依身份而分等級,並非如同你貼的圖般,都那麼誇張.


孔子並不是小氣或崇尚簡樸,讓自家兒子只有棺,而無槨.

主要是顏回/伯魚的身份不夠格有槨.當時的禮制,那能想厚
葬就厚葬,或者想薄葬就能薄葬.


但春秋時,禮樂己漸崩壞.促使顏回家敢於違反禮制,開口求
孔子幫忙.

家裡若不窮困,依顏回家的心態,早就自行備齊棺槨厚葬.

尤其顏氏是魯國地方大族,若連族人都不願幫這種忙,可見
除了窮,最根本原因在於違反禮制.


可以討厭
但不要像情竇初開談戀愛一樣
只抓著隻字片語
就大談"感覺"

要把孔丘當佞奸小人
僅憑著孔子世家裡的一些紀載
抓著片段就夸夸論斷
硬抓著史記的內容反孔丘
這擺明的把司馬遷當神
而史記....
又不是沒出錯

要贊同一個東西
需要深入了解
要反對也是

沒有必要活的這麼淺薄
真的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