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tuv wrote:
依據遠雄2011年的投資計畫書,50年的稅前淨利是945億,
2006年版本稅前淨利是1169億
cckm wrote:
平均一年賺20億,對比總投資金額及風險承擔,
該算多還是少???
不知道大家在評估未來50年獲利時有無加入<國家政治風險>?
我指的不是政治人物或藍綠惡鬥~
台灣已經確定逐步走入<前菲律賓化>了...
當年輕世代普遍低薪&台灣人口急速高齡化之後
台灣今後50年的內需消費市場在兩岸政治環境的風險下....是否獲利有那麼樂觀?
台灣因為兩岸關係進入冷和狀態....一直加入不了各區域協定
民間消費力&經濟力只會越來差....
50年內要承擔的不可預測因素很大...但趨勢絕對不會是越來越好!
如果....當多數民眾/勞工階級近一半薪資才3萬~3.5萬左右時....
請問還有多少能花在進大巨蛋商城娛樂/消費/看球/表演/住宿上?
50年的財測看看就好....因為連TSMC也沒把握5~10年後的財測一定是多少!
群聯向來是歷年高獲利的模範生....林鳳營也曾經稱霸乳品市場N年....AUO/ACER/HTC.....算了不提~(還沒一家撐過50年!這可都曾是世界級競爭力的公司啊~)
還有人會相信50年的財測數據....乾脆找風水師比較快!
如果50年的財測可信....經濟學/投資學理論可以徹底改寫!
因為...當50年的獲利走勢<一定>可以賺900~1,000億時>>>這將稱為<無風險收入>, 而財測<一定發生>代表<無潛在風險>
當低風險或零風險可以產生<高報酬>時....嘿嘿~
別說北市府眼紅了....可能連外資都大舉匯入大買遠雄股票超過TSMC了!!
遠雄是投資方...財測當然要好看給股東<參考>...難不成股東會會同意賠錢的建案?
所以....這本來就是場豪賭...前金就是300~400億在輸贏!
如果穩賺不賠.....北市府就算借錢也不可能去BO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