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原豆渣店 wrote:幾乎6~70%以上...(恕刪) 1. 這不是私募, 私募是指公司向特定人標售, 其實私募一直有很大爭議, 所以通常私募也都會有兩三年不得轉賣的限制. 我們不知翁小姐啥時賣, 但可確定到2015上櫃不到三年他已賣了約1,100 張. 還有一件事還沒公佈的是目前翁小姐手上剩幾張, 我們已知翁小姊手上有19xx張在2015轉上櫃時,解盲前一兩個月賣1X張, 中間到底又賣了多少就不知了.2.這是特定轉賣(or 轉讓?- 有些跡象顯示他們家可能沒出到錢), 如果真的合乎情理, 翁先生就大方認下來, 不用說我不要然後女兒認走錢還是翁先生出的, 這不是跟山西布政司五千兩黃金在我家的意思差不多嗎?你可以幫我舉舉例那些60%-70%上櫃公司承銷時幹這檔事!你手上有股票(不是公司喔)你知道8天後承銷價45元, 市價90元, 你這時會賣給你的朋友31元嗎?3. 解盲前6000多張的借卷賣出, 一定跟大股東有關係但這些人不是吃素的, 不然就自己賣就好, 依以往的經歷一定查不出來, 但你看公司高層偷偷摸摸的賣了6百多張, 你不覺得這些人怪怪的嗎?4. 我對浩鼎這家公司完全不予認同, 拿這國家的補助, 投資人的錢, 公司還沒有收入股票可以炒到700, 當解盲失敗後公司的現金約70億居然要拿智5X億要去護盤, 你知道這家公司是沒有一點營收, 一年要燒10億現金. 拿50億去護盤你認為這家公司OK嗎?4. 蔡英文哥哥的公司在2009年以十元入股看起來賺更大, 但這是完全合法合理合情, 人家有本事有膽量當時在金融海嘯後資金緊縮時去投資新創公司, 一點問題都沒有, 沒什麼可說的就是人家厲害. 但翁先生的做法我認為有很大的道德瑕疵的. 當時一堆人不是猛打神豬詢價認購1百多張康師傅-圖利內線....有的沒的, 怎麼遇到金額更大的就自動轉彎了, 我再告訴你浩鼎的下個重點是ASCO是否會刊登, 在3/31會公布, 翁先生現在在美國做學術討論預計最快3/31回台- 怎麼這麼巧時間一樣.
Stupid Turtle wrote:1. 這不是私募,...(恕刪) 你講得我都認同呀~但我想說的是內線交易不是用在未上市櫃股票這個例子上~~~而且目前IPO初次上興櫃的案子,絕大都數也都是這樣搞的大股東或特定人都賺飽飽的..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
Stupid Turtle wrote:1. 這不是私募,... 我再告訴你浩鼎的下個重點是ASCO是否會刊登, 在3/31會公布, 翁先生現在在美國做學術討論預計最快3/31回台- 怎麼這麼巧時間一樣.(恕刪) 如果ASCO 評選委員有他學生或認識的人或.....,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