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a_Hsu wrote:
台灣經濟起不來一定有原因,日本人其實有修改
日本人有消失的十年, 經濟沒起色更早於台灣, 我覺得不太適合拿日本來當例子.
Lisa_Hsu wrote:
他們有達人制度,就是只要你某方面有突出的成就,就算是個工匠,也願意尊敬給予地位。所以你可以在自己喜愛的行業精益求精
關於這個, 有人的說法是他們脫離封建制度晚, 工作都是世襲來的, 還有非常多限制, 因為不能自由選擇工作, 所以只好在被指定的工作上精益求精. 東西作的好, 人家自然尊敬.
我是覺得很多事情都有壞兩面, 就像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端看怎去面對它. 人也有很多種, 有的人就是認份, 你給他啥工作他都作, 而聰明的人作大部分不需要太特殊天分的工作, 也都可以做的不錯. 而有的人就是反骨, 也可能是懶惰, 作不好的工作, 口頭上的理由其實大部分都是牽拖. 當然也還有部分具有特殊天分的人, 這些人擺對位置, 可以達到非常大的功效, 但這樣的人真的非常非常少. 說實在的, 連要怎樣有效發掘這樣的人, 沒人知道. 而未來的世界, 會有怎樣的新的工作, 需要怎樣的特殊天分的人, 根本就沒人知道.
社會是各種人組成的, 怎樣制度都會相對適合某些人, 而較不利於某些人. 但其實只要不是太離譜到過頭, 對整體而言, 平均起來結果是差不多. 而我還是覺得, 天才在怎樣的環境都不會被埋沒, 會受較大影響的還是中下資質的. 不過好壞平均後, 對社會整體根本沒差.
Lisa_Hsu wrote:
台灣這方面就很糟糕,很多行業都是被歧視的,所以父母會強逼子女從事少數可以讓他們有面子的行業,但這些人其實根本不喜歡自己的工作
台灣的問題在風氣敗壞, 笑貧不笑娼! 早些年經濟環境不好時, 因為除了吃飽飯外大家沒啥東西可比較. 大部分人比較追求精神層次的成就感, 也比較有使命感.
現在日子好了, 奢華了, 啥都要比. 住的房子要比, 開的車要比, 連手機都要比(二十年前我剛出社會時根本沒這問題) . 電視新聞盡報些特例, 人的價值觀都偏了. 還有就像Lisa講的, 父母的面子啊!(其實還有配偶的面子). 單作有成就感但沒收入的工作, 就算是天才也取得不了父母跟配偶的尊重. 所以我還是得說, 天才是寂寞的, 天才的快樂說出來給旁人聽, 往往只是被潑冷水的, 這跟得不得志關係不大.
另外, 以前電視只有三台的年代, 小孩教不好, 怪學校老師怪家長說的過去. 那時學生能得到的資訊也只有老師跟家長, 對家長教育程度不高的, 真的只能靠老師了.
而今這個網路跟媒體主導的年代, 小孩的資訊來源主要是來自於媒體網路跟同儕, 大部分家長跟小孩一天講沒幾句話, 老師講的那學生也不見的會聽. 媒體要對社會風氣敗壞負最大的責任!
你知不知道西方被基督教權威思想箝制了多久,只准服從宗教權威,不准有自己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