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一個月前,北京王府井商圈某間高級中華料理店門前天天排著長長人龍。商場裡其他店家門可羅雀,唯獨這家餐廳熱鬧異常。店員表示:「目前有23組客人等候,約需等兩個半小時才能入座。」這家店主打北京烤鴨與鴨肉壽司等套餐,原價為4至6人份共2060人民幣,但從夏季起降價八成,只要370元人民幣。六人同行平均一人只要 265 元台幣就可享用,因而引發網路熱議,吸引大量顧客上門。
然而到了10月,店裡的盛況已不復見,顧客寥寥無幾。店員無奈表示:「又回到了以前的狀況。」由於折扣過大、獲利微薄,餐廳在9月底不得不結束這項優惠方案。隨著經濟低迷持續、前景不明,民眾的節省意識日益增強,高單價餐廳經營艱難。為了吸引顧客,許多業者紛紛祭出降價或打折策略,使餐飲業價格戰愈演愈烈。
中國各大城市的消費降溫情況嚴重。北京市今年1月至8月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較去年同期減少5.1%,降幅高於2024年同期的0.9%。同期間餐飲業收入也下滑3.6%,顯示市場疲軟。
高級飯店同樣受到波及,婚宴與大型聚餐需求下降,宴會相關收入大減。今年5月,中國政府修訂《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明文禁止共產黨相關人士在應酬中提供酒水與高檔菜餚,進一步壓縮了高端餐飲市場。
在此情況下,許多飯店開始尋求轉型,從今年夏天開始流行起「飯店攤販」的新商業模式。以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家四星級飯店為例,每天下午四點半,飯店門口會擺出約三十道現做菜餚,如蒜香鮑魚、炒花蟹、燉羊頰肉等。
原本在櫃檯接待的員工會在門口吆喝:「剛出鍋的喔,很好吃!」吸引下班族與附近居民前來購買。一名七十多歲的婦人提著滿手食物笑說:「是飯店出的料理,味道一定不錯。」
飯店員工透露,公司因收益銳減,已難支付薪資,因此從七月起開始設攤自救。屋台販售價格比館內用餐便宜一半,例如一份炸雞排僅約100日圓。除了廚師外,服務人員也加入銷售行列。飯店原有的兩間餐廳中,已有一家因客源不足在半年前關閉,門口只剩「因整修暫停營業」的公告。
走訪杭州市區可見,在一公里範圍內至少有五家飯店同時開設流動攤販。隨著攤位增加,消費者更傾向選擇價格低廉的攤販。某家生意冷清的員工苦笑表示:「就算生意不好,總比什麼都不做來得好。」
但是,當高級飯點開始出門擺攤,用中國的說法叫做「降維打擊」,這樣的做法就會擠壓到原本的流動餐飲攤販的利潤,使得底層的民眾,生活更加艱難,整個社會的消費就會更加的緊縮,中國經濟的總崩潰也就這麼發生了。
X
CP值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