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任汶專欄:無法處理不確定危機的縣市長就是德不配位

鏡報 副總主筆:鄭任汶
2025年9月28日 週日 上午6:45

今年7月6日丹娜絲颱風從台灣西部登陸,高雄市長陳其邁當日上午8點主持災害應變會議,陳在會後說,預估山區雨量將超過5、600毫米的雨量,並下令針對土石流潛勢區域,包括:六龜、桃源、那瑪夏等區預防性撤離1777人,山區活動在中午前完成撤離。當天,9點台南市開設一級災害應變中心,黃偉哲準時到,隨後前往灣裡視察抽水站工程,市府預防性撤離共9位,包括:六甲區大丘里7位、楠西區密枝里1位、龍崎區龍船里1位。

不幸的,丹娜絲颱風重創北台南與嘉義海線,狂風吹掀1.6萬戶屋頂,摧毀輸電線、電線桿、基地台,電力、通訊與聯外道路中斷,部分地區頓時成為孤島。災後復建,修復屋頂、清理垃圾、清掃水溝,支援人力不足,引爆許多民怨。一位副院長級的前政要私下建議說,「沒有什麼好說的,就是救災救人,道歉再道歉。不管怎樣,我們就是做得不夠,真的對不起。」這就是執政者該有的態度,擁有權力就要勇敢承擔,發生災難,搶著指責中央、痛斥地方,就是凸顯德不配位與為德不卒。

再舉例,今年7月28日氣象預報豪雨來襲,高雄市「緊緊緊」的陳其邁強制驅離寶來山區的3000多位居民,再度啟動「精準造冊、提早撤離、確實執行」,撤離約3104人。幾乎大大小小的颱風或豪雨,高雄市撤離的人數都超過3千人以上。再來就是上週,9月22日樺加沙颱風從巴士海峽掃過帶來風雨,高雄山區趕緊撤離1835人。就算承擔民怨,為了人命,該做的也是得做。

至於東部,23日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大水沖進鄰近鄉鎮,許多居民來不及撤離,怒控沒有被通知,死傷非常慘重。黃金七十二小時已經過去,在救災復原之後,有許多疑點尚待釐清,包括:徐榛蔚是在什麼情況下出國,然後再緊急返國?強制撤離範圍內有14人罹難,有沒有照撤離計畫執行?中央災害應變中心21日晚間6時召開第3次會議時,宣布要擴大到12個村里,人數從600人增加到7、8000人,那通知過程是什麼?22日上午7時,林保署監測判斷堰塞湖「24小時內有潰堤風險」,連發通報「發布紅色警戒」之後,縣政府與地方鄉鎮公所的處置是什麼?

颱風來襲、間歇性強降雨、水患、地震,以上都是台灣人民經年累月的日常。「我愛我那小小多山的國家」,很不幸的也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家。

科學界偶有人引用Karl R. Popper「鐘」與「雲」的比喻來解釋真實世界的兩種現象,第一、自然科學就跟「鐘」一樣,比較能夠解釋與精準預測未來,第二、人文社會科學跟「雲」一樣,變幻莫測,任誰都無法精準預測未來。這是以可否用邏輯實證推論來區分,但核心關注問題之一是在於「不確定性」。黎巴嫩裔美國學者Nassim Nicholas Taleb研究「不確定性」,有本書名為《黑天鵝效應》討論那些「極不可能發生,實際上卻又發生的事件」,故事來自於一直看到白天鵝,當黑天鵝出現時,就超出原本的期望值,那是過去經驗所沒有看到的,有些是罕見的意外事件,因此受到極大衝擊,影響非常重大。

那來自經驗累積的推論,到底是合理的推論?或只是一種幻覺與臆測?特別是對於地震、颱風、閃電雷擊等大自然「不確定」現象的預測,人類科技推進了幾千年,終究只能盡可能的預測、觀測、避險,無法完全逃避極端天氣、生態系變化、地理變動等大自然的反撲。「你所知道的事,遠比你以為你知道的還要少得太多」,規避危險的撤離,幾乎是目前唯一可行且必須做的辦法。

面對天意與民意,只有謙卑以對;而面對不確定的危機,更可以看出不同縣市長彼此的差異。陳其邁跌倒過,2018年韓國瑜掀起的韓流,幾乎徹底擊倒他,直到2020年補選上市長,才從零開始做起。黃偉哲從政道路更不輕鬆,他非常勤快但外界非議多,承接賴清德的棒子,做起來並不輕鬆。市政好壞,就留待高雄與台南市民去評價,而面對不確定性的天災,只能做最好的準備與最壞的打算,才能把「人禍」發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至於花蓮縣,傅崐萁與徐榛蔚兩人已經「共治」長達16年,創下台灣地方政治史的「創舉」,從2009年到2025年,只有2018年底3個多月的時間,內政部函花蓮縣政府秘書長暫代,以及傅崐萁因炒股案入獄服刑由行政院指派原法務部次長代理,其他時間都由傅崐萁與徐榛蔚兩人擔任縣長。期間兩人還曾共同參選、辦離婚、退出國民黨再加入國民黨,演出連編劇都寫不出來的劇情,他們肯定有一套「完美」的治理模式,將縣政管理徹底市場化,讓花蓮縣民在連續4場的選舉中都給了他們機會。

「所有政治都是地方政治」。天災難以避免,面對不確定性與不可避免的危機,每場災害都是對地方治理的嚴格考驗。中央與地方政府的危機處理,反映出從政者的立場與心態,德不配位的官員也會一一現形。「天佑台灣」經常是落入絕望時的慰詞,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可能地避免天災人禍,不過,如果明知道危機將至,還不強制執行規避危險的撤離,那就是人禍了。
2025-09-28 14:26 發佈
漲翻天 wrote:
鏡報 副總主...(恕刪)


無法判斷什麼危機的行政院長

直接滾蛋!
huang635555

簡單的問題,擺爛放到無法處理,切腹自殺好了![笑到噴淚]

2025-09-28 14:32
huang635555

還有那個臉,派要飯的來刷地板[笑到噴淚]

2025-09-28 14:33
放任這種文章滿天飛
現在全台灣人都知道
那大水池就是中央懈怠造成的
現在卻還在那邊洗認知
黨真的毀了
花蓮國大到不配合中央做好撤離.
又不配合做好救災.
漲翻天 wrote:
鏡報 副總主...(恕刪)
清德不配位,説的好.
請問有時間搞大罷免 不做正事的政黨

該如何處理???
縣政府救災都狀況外.
中央與地方政府的危機處理,反映出從政者的立場與心態,德不配位的官員也會一一現形,這次災難讓我們看到了農業部與內政部的無能與卸責,如果明知道危機將至,還不強制執行規避危險的撤離,那就是人禍了。
漲翻天 wrote:
鏡報 副總主筆:鄭任...(恕刪)

陳駿季說:
起先堰塞湖滿水位9000萬噸,這相當於一座南化水庫水量,「原以為還有一年時間評估,結果颱風就來了,2周不到就垮了,又要疏散8000人,不要說花蓮縣政府做不到,連中央地方密切配合都不見得做得到。



笑死‼️
什麼叫做
原先以為還有一年的時間❓
什麼叫做
結果颱風就來了⁉️⁉️

堰塞湖
如果早早積極處理
會有今天這些災情⁉️⁉️

「無法處理不確定危機」
這句話
不就是狠狠的打臉
民進黨政府⁉️⁉️⁉️



就是欣賞共蟾党上下沒事吹有事推


全力吃饅頭的樣子


苔派價值南波萬啦!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