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近日指「沒有什麼台灣光復節」,引發外界議論,美國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對此發文分享,10月25日這一天到底是什麼日子?其實端看是從什麼角度去思考中華民國跟台灣之間的關係,雖然國民黨為了維持統治的正當性,當然要把「光復」這兩個字印在台灣人心中,但對曾經在威權統治時期生存、受苦受難的台灣人來說,這一天當然不會是光復,反而會是受難日。
葉耀元在臉書發文指出,「我真的沒想過都2025年了,我還要來寫一個橫跨80年的科普文」。他表示,其一,歷史是一個針對過去「發生過的事情」進行書寫紀錄的作業。因為有「人為操作」的部分,所以歷史本來就有不同的版本,端看你是從什麼角度來看待1945年10月25日這一天。
其二,在1945年10月25日這一天發生的事情,是早上10點在台北公會堂(現中山堂)大日本帝國的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兼台灣總督安藤利吉向蔣介石任命的台灣省行政長官陳儀進行受降儀式。隔年10月18日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頒布命令,將10月25日定位「台灣光復節」。
其三,原先這個節日在2000年12月的時候取消放假(節日還是存在,只是沒有放假),然後今年5月的時候立院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把台灣光復節改為「台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並於今年開始恢復放假。
葉耀元表示,不管是藍白綠哪一個意識形態的支持者,應該都不會對上面講的這3個要點有什麼意見。所以問題的核心在於:「對誰來說,台灣被光復了?對誰來說,這根本就不是光復?」
葉耀元指出,眾多的歷史文件都有記載,當初國民政府要接管台灣的時候,台灣有不少人是對國民黨政權抱有期待的,畢竟早期的日本統治也是有不少的衝突,而且也有不少的台灣人在當時保持著大中國主義的認同。不過接下來的歷史大家都知道,不管是228事件、戒嚴、白色恐怖,這一系列對生活在這個島上的人民的壓迫與不正義,逼迫許多人開始質疑國民黨政權的正當性。
葉耀元也提到,針對台灣主權的部分,如果要說依據開羅宣言,所以台灣是還給中華民國的,他也沒意見。因為目前的事實就是在韓戰開打之後,美國就認定中華民國握有台灣的統治權,甚至是在1979年斷交之後,美國仍然認為中華民國與台灣的現狀要繼續維持。
葉耀元認為,對他來說,國際法理的論述遠遠不及現實政治的結果。講更白一點,美國認為台灣是還給中華民國,就是還給中華民國;美國認為台灣是給中華民國接管,就是給中華民國接管。其他說什麼都是無謂的,因為只有強權去幫你背書,才有意義。
葉耀元表示,10月25日這一天到底是什麼日子?如果你經歷了國民政府的獨裁統治之後,你會覺得台灣被什麼了不起的國家給光復了嗎?還是你萬般期待的大中國夢想,在國民政府來台之後破碎的連拼湊的拼湊不起來了呢?所以你從過去受苦受難的台灣人的眼中來看,這一天當然不是光復啊,而是受難日吧!
葉耀元也說明,從國民黨的角度來說,他們為了維持自己統治台灣的正當性,當然在台灣民主化之前都要強調「台灣是國民黨政府光復出來的」,這就跟台灣的經濟奇蹟是國民黨政府做了一系列的「德政」,才有辦法達到如此高度,然後以前的教科書裡隻字不提美國對台灣的援助、美國開放市場讓台灣做出口導向的工業化(全世界只有台灣日本跟韓國有這樣的好處)、以及辛苦勤奮的廣大台灣勞工。
葉耀元直言,「台灣的經濟奇蹟不是國民黨政府做對了什麼事情,而是台灣人靠著美國打拼出來的啊!」而為了維持統治的正當性,「光復」這兩個字當然要好好地印在台灣人民的心中,這也是為什麼2025年國民黨跟民眾黨特意要修法來放光復節這個假,因為這樣大家才會記得「光復」這件事。
葉耀元強調,說到底,這就是歷史論述的重要性,尤其對於年輕人來說,他們不見得知道其中的來龍去脈,但卻會加深他們對於「中華民國」這個政權的印象與支持。
葉耀元指出,10月25日這一天到底是什麼日子,其實端視你從什麼角度去思考中華民國跟台灣之間的關係。對於曾經在威權統治時期生存的台灣人,他們都已經建構起自己的一套論述。但對於沒有威權統治經驗的台灣人,10月25日這一天到底應該怎麼被稱呼,就會去形塑他們對於台灣歷史的地位以及其與中華民國的關係的看法。不管你接不接受,這就是台灣政治朝小野大目前的現狀了。
葉耀元在文末也呼籲,「請不要因為這一天有放假,就放棄去思考這個日子背後所代表的意涵」。
免費訂閱
《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
傳統大地主、沒權勢的三腳仔,
這些人的確不好過。
國民黨抓來的外省兵、
被誣陷匪諜的外省人,
在戒嚴時期過得更慘。
至於找到門路的臺灣在地庄腳,
因為身為帶路黨照常吃香喝辣,
甚至賺得更滋潤了。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