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後再站起來!允能離岸風場80座風機正式併網商轉 年發電24億度

允能風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今(21)日宣布,雲林離岸風場正式全面商轉。

80座風機全數併網發電,風場總裝置容量達640 MW,已順利成功取得所有電業執照,同時也全面符合所有法規要求,以及履行融資協議下的所有合約義務。

雲林離岸風場落於台灣海峽,距台灣西部海岸 8至17公里,水深介於7至35公尺。風場總面積達82平方公里,共設80座風機,發電電力經由雲林縣台西鄉和四湖鄉的兩座陸上變電站分別饋入電網。

幾經易手的允能風場為離岸風電2-1期案場,最早由達德能源標得,開發期間歷經三度滑樁事故、又陷財務危機,工程一度延宕。

最終由新投資方天豐新能源及共同投資方道達爾能源集團、泰國電力控股集團、双日株式會社共同增資,已在今年1月初完成建設。

https://tw.news.yahoo.com/%E8%B7%8C%E5%80%92%E5%BE%8C%E5%86%8D%E7%AB%99%E8%B5%B7%E4%BE%86-%E5%85%81%E8%83%BD%E9%9B%A2%E5%B2%B8%E9%A2%A8%E5%A0%B480%E5%BA%A7%E9%A2%A8%E6%A9%9F%E6%AD%A3%E5%BC%8F%E4%BD%B5%E7%B6%B2%E5%95%86%E8%BD%89-%E5%B9%B4%E7%99%BC%E9%9B%BB24%E5%84%84%E5%BA%A6-074418229.html
2025-09-02 8:35 發佈
整個西部海岸美麗風景就被這些風車佔滿….
不要再鬧了

一台風機幾億元,只夠幾戶人家使用。

不要再建了。風機不要建,直接分給這幾家住戶,拿取繳電費,還比較實際。
允能可說是台灣最多舛的離岸風場。

2019年,允能剛獲得940億元融資,滿懷信心準備開工,施工船從美國來台途中竟遭海盜挾持,下包商被迫支付贖金。等船抵達台灣,已進入秋季,工程不得不暫停。

這一等,沒想到就遇到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全球人員與供應鏈都受阻,導致當年只打下一支基樁。這時預算首次超支,但由於金額尚可控,股東與銀行很快解決。

海盜、疫情與工程失誤,財務模型失準

嚴峻考驗發生在2021年。台灣因疫情未開放邊境管制,當年財務超支近三成,銀行團不願再補足資金,要股東自行吸收損失。隔年,允能最大股東、美國GIP基礎建設基金委託第三方顧問評估,結論是風場仍需2年才能完工,且還得追加投資至少500多億元。

這時允能股東已經增資多次,原先900多億元的風場,最終總投資額將高達近2000億。股東們希望銀行能「共體時艱」,接受減債百億,但銀行的反彈非常大,不願認賠。

「每次開會都很緊急,」從2023年初開始擔任允能獨董的尚澄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蔡昆洲說,「常常接到電話說,兩小時後就要開會。」

因為股東橫跨歐亞美三洲,這些會緊急到往往連時差也顧不了。「從早到晚都可能開會,」他說。還經常用週末加班開會。還好,最後20多家國內外銀行決定支持允能的計劃。

讓銀行選擇增貸的關鍵,在於如果風場半途而廢,千億元貸款肯定將血本無歸。經過9個月多次談判後,銀行團雖然拒絕減債,但同意增加貸款,並將還款期從20年延長至25年。

「整個案子最後可能不會賺錢,」羅富彥不諱言。依據當前估算,允能風場總成本約2000億元,而未來總現金流僅2000多億元,如果考慮資金成本,股東甚至還可能小虧。

與其說成功,允能風場只能說沒有失敗,但恐怕難稱得上是台灣離岸風電史上的正面案例。

更關鍵的問題是,後繼有人嗎?

第三階段離岸風場,因為少了20年台電躉購電價撐腰,風場開發商得靠自己各顯神通,跟購電方直接簽購售電合約,才能順利完成融資。

但目前第3-1、3-2階段離岸風場,雖然有5GW容量已有廠商得標,但只有500MW的渢妙風場一家進度最快,不僅已動工,還即將完成融資。

其他風場的購售電合約跟融資進度都不明朗,目前也看不到經濟部有大力撐腰的跡象。這些風場與台灣離岸風電未來的發展命運會如何,還在未定之天。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34340
發電未達標 廠商出走 台灣風力發電為何進度落後?

沒有綠政府,怎麼站起來
nt24759 wrote:
跌倒後再站起來!允能離岸風場80座風機正式併網商轉 年發電24億度




臉好腫
Jacky Wu

火力跟天然氣發電,如需地方如需地方公投同意, 應該很難通過。火力跟天然氣不僅是危險的嫌惡設施 ,還很貴 不要被騙.....

2025-09-02 9:36
wonderzero2

臉好腫[笑到噴淚]但它不跟你說 只有冬天發電[XD]。再說80座680MW理想狀態下是56億度[XD]

2025-09-02 10:10
離岸風場不是拿來發電的

是用來發財的!!
nt24759
nt24759 樓主

中鋼配合政府風電國產化政策,成立子公司興達海基結果大虧64億,今(19)日股東會面對股東關切相關議題,董事長黃建智坦言,風電產業當初發展不如想像中順暢,因為沒有錢、沒有技術、沒有人力。

2025-09-02 9:25
北台灣第一巴圖魯

官商勾結利益輸送發大財!, 上市公司虧損轉嫁股民割韭菜!![偷笑] 標準的五鬼搬運法~~

2025-09-02 9:35
nt24759 wrote:
允能風力發電...(恕刪)
又再画大餅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