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拿新加坡電費調降來對比台灣,甚至說台灣漲價是缺電所致。
但真相是新加坡電價比台灣貴多了。
.
一個我很要好的朋友現在就住在新加坡,據他所說
.
烏俄戰爭前,新加坡電價的確低到 新幣17 分(約台幣 4 元),戰爭爆發後一年內飆到 31 分(約 7 元),近期降到 27 分只是季節性調整。我朋友在新加坡生活,即便很省電,兩房晚上開冷氣睡覺,一個月電費也要兩千多台幣;
.
水費更驚人,每度約台幣 38 元,是台灣的 5 倍。
.
畢竟新加坡是高度依賴能源進口的城市國家,600 萬人口能源需求龐大,就算大量燃燒天然氣、鋪滿太陽能,也很難壓低電價。而台灣電價放在全球仍屬低檔,
.
烏俄戰爭時政府也很努力穩定電價,但也造成虧損擴大的問題。
.
至於跳電,不等於缺電,多數是電網老化、設備故障或外力破壞所致。目前備轉容量足夠。未來若 AI、半導體等高耗能產業持續成長,才可能面臨供電壓力。
.
所以,把新加坡的短期降價拿來暗示台灣「不如人」,根本是斷章取義。事實是,台灣電價已經夠便宜、供電穩定。
Harvey norman wrote:
常有人拿新加坡電費調...(恕刪)
你的要求真低,平穩的電力輸出不是一個經濟高度發展的必要嗎?
難道還要感恩戴德?
不如你到大陸來看看,除了天災,現在大陸的電力多到可以拿去賣
Harvey norman wrote:
常有人拿新加坡電費調降來對比台灣,甚至說台灣漲價是缺電所致。
但真相是新加坡電價比台灣貴多了。
.
拿新加坡電價來酸台灣?先搞清楚吧。人家就算降價,電價還是台灣的兩倍以上,因為新加坡完全反映國際能源成本;台灣則是靠政府補貼把電價壓到世界低檔,台電快被玩到破產。你真的想比較?去新加坡租間房子,每月開冷氣還是兩三千台幣起跳,水費更是台灣五倍,然後再回來說「台灣不如人」?這才叫自取其辱。
真正的問題根本不是「電價」,而是台灣電力規劃完全錯誤。過去幾十年幾乎沒有大規模汰換送電系統,全靠小修小補,結果電網老舊,一遇到高溫或大電廠跳機就全台黑,這跟美國的第三世界級老電網有什麼兩樣?台灣不是學新加坡,而是學美國:欠投資、欠規劃,事故發生了再來甩鍋。
更扯的是,政府這些年把錢大撒在綠能上,養了一堆光電蟑螂跟風電財團,貪腐成效遠大於發電效益。結果呢?所謂的「綠電」靠補貼撐場面,基載電力還是乖乖全靠燃煤、天然氣,搞得電價低、成本高,還鎖死了未來發展空間。
現在半導體廠跟 Nvidia AI center 一個個吃電怪獸要上門,一座廠的耗電等於一個縣市,你拿什麼供?備轉容量數字再漂亮也沒屁用,根本撐不住爆炸性的需求。最後只會變成政府「優先保護護國神山」,民生、其他產業電先砍,大家一起被限電當盤子。
所以別再拿新加坡降價來自嗨了。台灣的電不是太貴,而是規劃錯誤、投資不足、被貪腐綁架。基載電力靠石化燃料,綠能只是政治生意,電網老舊又不修,現在還要硬接 AI、半導體的無底洞需求?這不是缺電,是缺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