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24759 wrote:從1929年 德國人...(恕刪) 台灣就是閩南話"大員",最早是平埔族人稱的台南台江內海的浮島沙洲後來就轉化為台灣這個稱呼了所以也不是日文~其實應該是平埔族西拉雅人稱呼的!!
nt24759 wrote:從1929年...(恕刪) 「台灣」這個名稱的由來有幾個歷史階段與說法,主要脈絡如下:1. 「台灣」最早的記錄源自原住民語:最普遍的說法是來自平埔族西拉雅族語「Tayowan」或「Tayouan」,意思可能是「海邊」、「外來人聚居地」、「平台之地」等。17世紀初,荷蘭人初到安平(今臺南)時,聽當地西拉雅族人用「Tayowan」指稱該地,遂將其音譯為「Taiwan」或「Tayouan」。最早見於荷蘭東印度公司檔案(1620年代)。2. 明鄭時期(1661–1683)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後,在安平設行政中心,將「台灣」的稱呼逐漸推廣到更廣的範圍。當時「台灣」原指台南安平一帶,後來逐漸擴展為整個島的代稱。3. 清朝時期(1683–1895)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683)收復台灣,設「台灣府」,隸屬福建省。「台灣」成為正式的行政區名,範圍涵蓋今天的中南部(北部當時屬淡水廳)。隨著清廷治理的深入,「台灣」逐漸被用來指稱整座島嶼。4. 日本時代(1895–1945)《馬關條約》後,台灣割讓給日本。日本政府沿用「台灣」為官方名稱,設立「台灣總督府」。這使「台灣」成為國際上固定的島嶼名稱。5. 戰後至今1945年二戰結束後,中華民國接收台灣,繼續沿用「台灣」作為行政區與地理名稱。今日,「台灣」既是地理名詞,也是政治身份的重要符號。✅ 總結:「台灣」這個名字最早來自原住民族語「Tayowan」,最初僅指台南安平一帶,經荷蘭人、明鄭、清朝逐漸擴展,最後才成為整座島嶼的通稱。反正倭人無關
nt24759 wrote:從1929年 德國人的地圖 , Tai-wan 就跟 Formosa 一起出現, 一直以為Taiwan 是二戰後才出現的 中文音譯, 真是誤會大了. 很多人還是深深地自認為是天皇下的倭奴..總有一天要回歸天皇的統治下.來一起喊.天皇萬歲.萬歲.萬歲!!!
nt24759 wrote:Taiwan 其實是日文 "台灣" 的音譯 ? 可能有些蠢蛋不知道 たいわん 是台灣的日語讀音.....還翻譯哩.....日本用漢字還需要翻譯喔,片假名只是發音而已,相當於我們的注音符號。估計是大概蠢蛋們讀的歷史教科書裡寫的馬關條約,清朝割讓給日本的其實原本叫"鳥蛋島",日本人占領殖民後改名"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