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日前批准輝達(Nvidia)H20晶片銷往中國大陸,卻意外引發北京當局以「安全漏洞」為由,呼籲企業暫停採購,不過外媒揭露,真正導火線可能非技術本身,而是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在晶片出口前,發表帶有「侮辱」意味的談話,刺激了中國官方敏感神經。
據金融時報報導,盧特尼克7月中旬接受CNBC專訪時,直言美國絕不會把「最好或次好的產品」賣給中國,甚至連「第三等的」也不會提供。他還補充說,美國的策略是「給中國足夠的東西,讓他們的研發人員對美國技術生態上癮」。這番說法被外界解讀為帶有侮辱意味,在中國高層引起強烈不滿。
知情人士透露,盧特尼克的談話隨即促使中國多個監管機構展開行動,包括國家網信辦、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開始試圖限制國內企業採購H20晶片。
中國部分高層直言,這是對中方的輕蔑態度,因此需要以實際措施回應。結果,中國多家科技巨頭紛紛暫停或縮減H20訂單。
對輝達而言,這無疑是一大衝擊。該公司執行長黃仁勳7月訪問北京時,受到熱烈歡迎,並獲得中國客戶的大量訂單,甚至因此通知晶片製造台積電重啟H20生產線。如今卻因政策轉變,訂單前景再度蒙上陰影。
雖然中國官方近年積極推動半導體自主化,鼓勵企業採用國產晶片,但現實是,阿里巴巴、字節跳動等大型科技公司仍高度依賴輝達產品,特別是在人工智慧(AI)研發上,若缺乏高效能晶片,中國在與美國的技術競賽中恐處劣勢。
值得注意的是,盧特尼克的發言卻意外提供北京一個理由,加快施壓企業轉向國產晶片。據了解,在盧特尼克受訪一周後,中國網信辦即向阿里巴巴、字節跳動等科技大廠發布通知,以「安全風險」為由,要求暫停新一輪H20晶片訂單。
儘管輝達仍是中國大陸AI領域難以取代的供應商,但在政策干預下,中國國產晶片的推廣力道恐將進一步加大,為市場投下更多變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