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事」無人能置身事外
2025/08/14 05:30
北京早已發展出一套「以民主顛覆台灣」的策略,也就是,打著民主反民主,利用台灣人民的選票,自我放棄獨立現狀。(資料照)
前英國首相強生上週在台灣演講表示:比起巴勒斯坦,台灣取得國際承認的條件,更為明確且充分,因為台灣實際上有一個普遍被承認的政府,擁有自己能掌控的邊界,更重要的是,台灣擁有一套完整有效運作的民主體制,而巴勒斯坦在這方面完全沒得比。稍後,龐皮歐撰文指出:自己先前在擔任國務卿期間,協助推動美國對中政策的革命性轉變,其中一部分就是在最大程度上將美台關係從美中關係架構中脫離。離開公職後,龐皮歐並呼籲美國正式承認台灣,美國在台灣議題上刻意模糊,只會助長北京對台的侵略姿態。英美對台灣政策思維的轉變,在國際社會並非孤立現象,如何掌握地緣新局的機會,是國人及朝野的共同課題。
機會的旁邊,也有危機。七月底,英國國防大臣希利表示:若台海爆發衝突,英國已做好投入戰鬥準備。該國有媒體指出,這是近年來英國政府高層針對台海情勢所做出最明確且最強硬的表態。更不要說,川普去年選戰期間,一場閉門募款餐會錄音檔曝光的,他曾對習近平說:「你知道,如果你們入侵台灣,我就會把北京也炸個稀巴爛。他覺得我瘋了,對我說:北京?你們要炸?我說:我沒有別的選擇,我必須炸你們。」至於,「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一旦中國與台灣爆發衝突,菲律賓無法置身事外」,更多國家警告中國之進一步升高兩岸緊張的侵略性行徑。凡此得道多助的背景,乃是中國武力犯台的風險陡升了,若國人與朝野反而危機意識不足,恐令關切台海安全的盟友大惑不解。
國際觀看台灣,角度發生革命性變化。反觀台灣,不僅尚未成為正常國家,而且是不正常的民主。幾次政黨輪替顯示,國民黨、民進黨執政時,執政者的國家認同有異,中國政策也大相逕庭。國民黨,跟北京一致,九二共識,同屬一中。民進黨,台灣是主權國家,目前國名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這種國家認同落差,也為中國對台統戰、分化、滲透、認知戰、灰色襲擾等提供了溫床。國民黨甚至認為,台海緊張的來源,乃是民進黨的台獨主張與中共對台武力威脅的惡意螺旋,所以,解鈴要先放棄台獨主張,而不是強化國防、軍備競賽進一步刺激中國。這樣的對立,嚴重的表現在本屆立法院,藍白主導立法權,配合中國弱化台灣總體防衛,對強化台灣韌性的行政權,極盡杯葛之能事。既妖言惑眾「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又阻撓台灣效法烏克蘭抗俄保烏,到底居心何在,令人費解。
長期以來,國人與國際社會都認為,台灣的民主是抗拒專制中國併吞的護國神山,只要台灣與民主陣營站在一起,便能確保屹立不搖。殊不知,北京早已發展出一套「以民主顛覆台灣」的策略,也就是,打著民主反民主,利用台灣人民的選票,自我放棄獨立現狀,選出中國同路人,向所謂的和平統一漸行漸近。這種令人憂慮的現象,一部分原因來自主要國家不承認台灣、以實質關係取代外交關係、國際組織不准台灣以國家身分參與、任由北京的一中原則橫行天下。結果,積非成是之下,不少台灣人民雖然自認是台灣人,但國家觀念卻逐漸淡薄,甚至有人面對中國的民族主義、併吞威脅,還蠻不在乎的認為:反正台灣也「無國可亡」,所謂的「亡國感」是假議題。
川普第一任以來,尤其是目前的第二任,地緣政治劇烈變化,美俄中三角關係位移。國際大棋盤,台灣很被動,但也不是局外人,禍福息息相關。台灣本身,必須申明自己的主張,表現出共識行動。上述撰文中,龐皮歐表示:在台灣議題上,習近平表明實現統一的意圖,這只有透過對台灣軍事征服才可能實現,但台灣人民已透過他們選出的民意代表,明確表達不願與中國統一。這樣的陳述,在我們聽來,應該會覺得耳根發熱。因為,二○二四年產生的立法院,藍白板塊大於綠色板塊,過半席次的藍白立委,一年多來毫不掩飾自己的中共同路人角色。
內有木馬屠城,外有普廷將協助習近平攻台的中俄密約,在在顯示戰略模糊不足以嚇阻反而助長北京的野心。中國武力入侵或和平解放台灣,越來越多情報指出,已經不是會不會,而是何時及如何發生的問題。未雨綢繆,防患未然,確認台灣的正常國家地位,才能將國際和平與繁榮的頭號威脅釜底抽薪,否則,北京永遠會癡心妄想併吞台灣,據以作為不沉的航空母艦,啟動取代美國領導地位、建立中共帝國秩序的霸業。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