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適逢二戰終戰紀念日,國史館配合終戰80週年系列活動,今(15)日舉行「中日戰爭到終戰接收學術討論會」暨「蔣中正日記(1937-1947)」新書發表座談會。
館長陳儀深致詞時說,國史館系列紀念「終戰」的活動見報後,有媒體和網友甚至中國國台辦批評使用「終戰」而不用「抗戰勝利」是媚日、曲解歷史,實屬不必要也不公平,終戰字面意義就是戰爭結束,具中性意涵。
陳儀深提到,活動訊息見報後,包括總統賴清德今天也提及終戰紀念,卻有媒體、網民,甚至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批評使用「終戰」是媚日、不用「抗戰勝利」是曲解歷史。
他強調,這樣只看標題就攻擊,雖反映社會分歧與政治對立,但屬不必要也對國史館不公平。
他回憶,父親曾在日治時期赴南洋當軍伕,因眼疾提前返台倖免於難。
成長過程中聽父親用「降伏」描述戰後生活,起初誤認與「光復」相同,後來才理解兩者立場南轅北轍。他認為,這是生命經驗差異造成的用詞不同,應互相尊重。「終戰」字面意義就是戰爭結束(the end of the war),含有中性意涵。
https://video.ltn.com.tw/article/HdeBFeP9Zog/PLI7xntdRxhw2IuifE7D6DS5xgEqoJ3Zwo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