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鯤號不止潛望鏡連操雷也要借 傳後續艦將改用德國引擎
知情人士表示,海鯤號在中科院能力不足、美商洛馬不願接手下,目前一說是由英商負責的系統整合,但也神情沈重地表示,傳出遇到非常多的問題。
系統整合恐遇難題,傳台積電設廠換德製裝備
因為潛艦從單項裝備、各系統到全艦整合,為全球最頂尖技術,再加上海鯤號混用各國不同規格的裝備,和非單一有經驗的製造商所主導,困難度非常高,出現許多複雜難解的問題。這是粗體字
這對性能會有影響,因為原本單項裝備可以達到100分,如果系統整合出問題,除了安全性問題外,還會使性能下降,可能只剩下60分,甚至不符合原本設定的作戰需求條件。
此外,針對光電潛望鏡部分,我方是向美商L3Harris所採購,但因其承包商供應鏈出了問題,在交貨不及的情形下,據稱,美商先借了一套給台灣裝在海鯤號上。
同時因美國已經不生產柴電潛艦,這套光電潛望鏡為核潛艦所使用,結果發現放在屬於柴電潛艦的海鯤號「體積過大」,占用空間「超過預期」。
因此,在7艘後續艦方面,一說是台灣已透過台積電前往德國設廠的「晶元外交」管道,要改採德製柴電潛艦專用的潛望鏡。
擬換德製軍規引擎,海鯤號近1個半月未出港引疑慮
同時因為海鯤號是採用民用卡車引擎,研判會導致噪音值過高,另外一項要改採德製的裝備,即為軍規引擎。軍方與台船對相關說法不做評論。
至於魚雷和操雷部分,海軍自2018年編列新台幣54億6058萬6千元,採購24枚MK48 Mod6 AT重型魚雷、4枚訓練用操雷。
但因供應鏈破碎化,至今已歷經三次發價書修訂,最新採購合約為修訂版A4版發價書,全案延宕至2030年,目前均未到貨。
而海鯤號自7月3日第三次海試後緊急回到乾塢,根據台船公開資訊,迄今近1個半月未再出港測試,曾參與潛艦尋商過程的前海軍上校黃征輝分析稱,這代表可能出了很大的問題,不排除是主機或是出現漏水情形。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