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廠成為攻擊標的,林飛帆:俄烏經驗,核電廠周遭設施成攻擊標的
2025/08/13 14:14
〔記者陳昀/台北報導〕核三延役公投將於8月23日登場,正方代表、清大特聘教授葉宗洸日前主張核電廠不會成為戰爭攻擊目標;國安會副秘書長林飛帆今天在網路節目受訪表示,在俄烏戰爭的經驗中,核電廠周邊設施曾成為攻擊標的,這不是沒有發生。
林飛帆進一步指出,當時俄軍首要控制的就是核電廠,烏克蘭有很多鄰近俄羅斯周邊的核電廠,當時被俄軍控制,為他們所有。
林飛帆說明,當核電廠的供電系統被控制,形同控制重要戰略資源,烏軍也很難反擊,否則可能造成大規模核子事故,台灣是海島型國家,與烏克蘭地理環境相差很多,有沒有類似顧慮,當然也值得討論。
核電廠成為攻擊標的,林飛帆:俄烏經驗,核電廠周遭設施成攻擊標的
你就只剩下嘴砲的經驗,就別出來丟人現眼了


俄烏戰爭逾3年 烏克蘭7成電力是核電
紐約時報今年稍早曾報導,俄烏戰爭爆發三年多以來,烏克蘭大部分火力與水力發電廠因俄羅斯猛烈攻擊而遭摧毀或嚴重受損,烏國如今依靠三座還在運作中的核電廠,提供該國一半以上電力。
紐時指出,俄國一直避免直接攻擊烏克蘭核電廠,以免引發放射性外洩核災,但俄國試圖摧毀連結核電廠與電網的變電所,以削弱核電廠供電能力。
烏克蘭能源部長加盧申科認為,擴大核能發電能力,是確保該國長期能源安全唯一可行方案。
核電廠已成為確保烏國有電可用的關鍵。專業軍事網站戰爭困境指出,隨著俄國加劇攻擊關鍵基礎設施,烏克蘭電網如今有高達七成電力仰賴核電滿足。
烏國消息人士說,二○二四年家庭用電停電總時數接近兩千小時;去年十一月的停電時間占整個月的百分之廿五,到了十二月則上升至近百分之四十。雖然基輔可自鄰近的歐盟國家進口電力填補缺口,但在現有協議下基輔仍無法進口足夠電力來滿足需求。即使俄國不直接攻擊發電廠或電網,全國各地仍經常發生大規模停電。
烏國供電始終處在攻擊威脅下。自戰爭爆發以來,該國電網遭受攻擊逾一千次,俄國去年又加強對能源領域的攻擊;至去年九月,電網發電量僅剩戰爭爆發前的三分之一。
由於烏國火力與水力發電廠屢遭轟炸,該國剩餘的發電主要來自西北部的瑞夫尼核電廠、南烏克蘭核電廠及赫梅尼茨基核電廠。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