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前國務院顧問Christian Whiton今天丟出一篇評論台灣的文章,內容狠狠抽了本黨的金孫賴清德一巴掌。以下是原文的摘錄。
.
▍拒絕賴清德過境紐約是川普親自下的決定
.
台灣的賴清德原打算訪問中南美洲,並以過境紐約的方式訪問美國,這項行程後來被川普親自禁止。但是,川普政府請賴清德改在達拉斯過境,但賴清德拒絕。
.
▍關係很差,所以關稅20%
.
儘管台灣政府在非常早期就與美國接洽,但台灣在川普眼中是非常不受歡迎的國家。一方面台灣與美國執政的共和黨沒有往來,一方面川普在關稅議題上採取的是「中國優先」策略,此時正值美中談判的關鍵,日本韓國拿了15%,台灣不可能和它倆一樣的條件。在川普眼中,台灣的地位遠比不上日本,想拿日本來類比似乎太過天真。
.
台美關係的惡劣並不是賴清德的問題,是從蔡英文開始。2016年川普第一次當選,蔡英文第一時間就打電話給川普祝賀,當時的川普傻傻地把電話接了起來,由於美國和台灣沒有邦交,接起那通電話引發了許多政治問題,也激怒了美國努力偉持關係的中國。
.
從那時開始,川普對台灣一直保有警戒。這或許也是川普第二次當選時,台灣的賴清德沒有打電話祝賀的原因,肯定是有人阻止了賴清德。然而這就是問題,請來錯誤的顧問給了錯誤的意見,請鬼拿藥單,賴清德應該是第一時間就該打電話給川普,由川普決定要不要接。但賴清德就是沒有打電話過去,這讓川普發現台灣一直都在狀況外。
.
▍差勁的談判團隊
.
比起日本和韓國以務實與靈活的談判策略因應川普的課稅,日韓與川普政府溝通順暢,讓利與互利迅速達成共識,相較之下,台灣則顯得步調緩慢、判斷遲疑。
.
▍站錯邊卻自信滿滿的蕭美琴
.
蕭美琴在2024年被推上了副總統的位置,賴清德的美國政策也都聽命於蕭美琴,問題就在這裡,台灣政府完全沒有自覺,蕭美琴在美國是被歸類在「反川普」的一派人。
.
蕭美琴在美國期間就與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人拉幫結派,名義上是跨政黨,但卻公開認為「川普為民主最大威脅」,川普上任後當然就是清算這群敵對組織。
.
2022年,蕭美琴在華盛頓郵報上投書:「烏克蘭的戰爭讓世界清楚認識到,民主國家肩並肩對抗威權侵略的重要性。」自以為打安全牌,但看在川普眼裡這是毫無意義的言論,川普陣營都認為,對烏克蘭的干預是昂貴、無意義,並且會招來危險的行為。
.
大家都知道蕭美琴親近民主黨、疏遠共和黨,拜登時期還能讓你自我感覺良好,如今共和黨執政,美國政府完全看不懂蕭美琴這種「全球主義左派」的人物為什麼還在位置上。
.
▍美中對抗,台灣只是負擔
.
台灣政府一直把「世界的晶片工廠」掛在嘴上,但川普非常在意「台灣竊取美國晶片產業」這件事,縱使台灣一直反對這說法,還請人來遊說美國說這是不實訊息。雖然竊取的說法不完全正確,但還是有部分的真實,例如2008和2018年美國司法部都起訴了台灣公民的間諜行為。在我訪問台灣的時候,也有半導體的資深工程師承認,他們1990年代的工作就是「反向工程」美國晶片,從成品反推晶片的設計與製程。
.
▍大罷免的大笑話
.
川普雖然不信任賴清德,但至少對賴還有一絲的希望,直到726大罷免的結果讓美國對賴清德的憐憫「慘烈幻滅」。
.
台灣的民進黨政府由林右昌和柯建銘主導了史無前例的大規模罷免行動,結果全部失敗。這突顯了台灣選民知道賴清德已經無力顧及民生議題,只能用「抗中保台」,操弄在野黨親中反美的形象來勉強地維持執政權。
.
台灣政府已經不管民生,對於外勞限制、金融過度監管、核能議題、限制外資等重大議題全部避而不談。民進黨為了討好環保人士,關閉了核能電廠,並被迫補貼日益昂貴的電力價格,讓國營電力公司2024年虧損130億美元。
.
民進黨政府企圖以購買美國天然氣的740億美元縮短貿易逆差,但對美國政府來說,天然氣進口對貿易赤字「一點都沒有幫助」。美國政府認為,民進黨政府奉行左派政策,毫無誠意來解決現實的種種問題。
.
▍請鬼拿藥單
.
台灣當局當然知道自己的困境,台灣的駐美代表處聘請了 Ballard Partners 公關公司,每月支付六萬美元,進行「戰略倡議與政府關係推動」,台灣以為裡頭的川普司法部長 Pam Bondi 可以弭平台美關係,但是,這膚淺的舉動對華府來說「簡直是一種侮辱」。整個華盛頓都知道你民進黨跟歐巴馬、拜登眉來眼去,如今改朝換代,還天真地以為用這麼點小錢就想找人處理川普。
.
而且,Ballard Partners 公關公司早被踢出川普的核心圈,台灣不知道是從哪裡找來這些人?
Buzz_Cookie wrote:
下次可不可以附個原文連結?
觀點
台灣如何失去川普
川普官員認為,民進黨領導的政府受制於左翼文化問題,對美國企業漠不關心,對國防不認真,也不願消除貿易逆差
川普總統週末前往貝德明斯特
8 月 1 日,川普總統離開白宮時走向媒體。 (圖:Win McNamee/Getty Images via AFP)
輔助側邊欄
觀點
發布日期 2025年8月5日
作者: 克里斯蒂安‧惠頓
#台灣 #蝨
在未能與川普政府達成貿易協議後,台灣週五被要求對大部分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徵收 20% 的關稅,高於 10%,且關稅水平明顯高於與川普達成協議的日本、韓國和歐洲。
在所有因唐納德·特朗普總統第二任期及其萌芽的美國復興而命運發生負面改變的國家中,台灣名列前茅。台灣政府為如何應對後全球化時代的美國創造了一個近乎完美的案例。
在此次關稅上調之前,台灣總統賴清德最近被羞辱性地取消了對美國的訪問——據報道,這是川普親自決定的。賴清德的行程包括前往達拉斯和紐約進行“過境訪問”,屆時他將前往拉丁美洲與台灣建立正式外交關係的國家之一。
取消協議的一個推測原因是,川普正全力與中國交易,而中國誤將事實上獨立的台灣視為其領土。鑑於川普與富裕的能源出口國中東地區的貿易協議已基本達成,與日本、韓國和歐洲的貿易協議也即將完成,完成與中國的協議將佔據美國最關心的貿易額。 (加拿大和墨西哥將不可避免地被迫接受對川普有利的條件。)
台灣政府私下指責川普的這項舉動,不僅導致行程取消,也導致未能在8月1日截止日期前達成貿易協議。但政府內部人士對此解釋提出質疑。川普官員表示,如果賴清德放棄紐約,只訪問達拉斯,總統就會批准他的行程。他們也質疑台灣的貿易談判策略,並將其與日本等更成功的國家進行了對比。
問題遠比川普目前專注於與中國達成協議以及川普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即將舉行的峰會更大。台北所處的令人痛心的境況由來已久,難以輕易扭轉。
去年川普連任當天,台灣糟糕的策略就開始顯現。賴清德沒有嘗試致電川普表示祝賀。賴清德的前任蔡英文在2016年川普首次當選時就曾致電祝賀。川普竟然接聽了川普的電話,這成了新聞,因為由於缺乏正式外交關係,美國領導人很少與台灣領導人通話。
鑑於2016年那次會談引發的爭議,川普或許會為了避免激怒中國而拒絕再次舉行會談。但話說回來,或許這位熱情洋溢的勝利者會接受這個決定,重申美台領導人可以直接對話的新先例,並展現出良好關係的跡象。
台北有人說,賴清德的好友建議他不要打電話。這本身就是個問題:這些顧問給的建議很糟糕,或許是因為他們缺乏與川普真正的接觸機會。賴清德本應有判斷力,讓川普自己決定是否接聽祝賀電話。然而,賴清德透過發言人發表了一份形式上的聲明。
這一舉動讓華盛頓一些關注台灣問題的人士感到震驚,因為他們認為這與四年前台灣官員在拜登就任總統時所表現出的喜悅截然不同。拜登曾在歐巴馬政府時期擔任了八年副總統,當時美國經濟和軍事實力下降,政策軟弱,包括與台灣保持一定距離,而中國對自由世界的經濟、軍事和技術威脅日益加劇。拜登也是他在參議院任職數十年的產物,他代表了一個失敗的外交政策體制,該體制最根深蒂固的假設是,中國崛起到霸權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美國不採取一些挑釁性的行動,比如維護自己的利益,那麼崛起將是和平的。 2011 年,作為副總統,拜登在《紐約時報》上發表了一些安撫人心卻又荒謬的評論,批評北京的寄生經濟政策:“但是,我仍然相信,一個成功的中國可以讓我們的國家更加繁榮,而不是衰落。”
台灣駐華盛頓代表蕭美琴獲準出席拜登的就職典禮。她和同事們對此大肆吹噓,彷彿這是一項重大的外交突破。蕭美琴將自己的外交風格描述為“貓武士外交”,她在就職典禮的廉價座位上通過視頻宣稱:“自由是我們共同的目標。” 儘管是在戶外,她仍戴著口罩發表講話——這象徵著台灣政府應對疫情的不當措施,導致大多數美國人多年來無法前往台灣。
可悲的是,儘管缺乏足夠的證據,台灣外交官卻聲稱自己在拜登政府時期處於有利地位。拜登確實打破了美國故意含糊的先例,聲稱如果中國進攻台灣,美國將保衛台灣。然而,拜登的助手們收回了他的每一句話——有時就在總統離開麥克風後不久——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他控制著一個老糊塗,而他實際上並沒有掌管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政府。許多美國選民投票支持川普,是為了結束他們所認為的拜登政府對北京的軟弱。
2024年,台灣選民將蕭淑怡推選為副總統。大多數關注台灣的華盛頓分析家認為,賴清德在對美政策上聽命於她。這是台北與川普之間問題的一個重要部分。自1979年美美斷絕正式外交關係以來,蕭淑怡與所有駐華盛頓的台灣代表一樣,都因無法像真正的大使那樣發揮作用而受到阻礙。但這並非唯一的問題:她很容易被認定為憎恨川普及其所有政策的那群人中的一員。
在她的任期內,她最得意的是華盛頓所謂的「人權產業綜合體」——這個由從國際共和研究所到國家民主基金會等各種組織和個人組成的群島,自稱既是民主黨人又是共和黨人,但更確切地說,他們是華盛頓沼澤地裡全球主義一黨制的一部分,該黨將川普視為對民主的最大威脅。川普一直試圖削減這些全球主義組織的資金。
2022年,蕭在左翼報紙《華盛頓郵報》上發表了一篇評論文章,有效地將台灣與拜登政府乾預烏克蘭的決定聯繫起來。他寫道:「烏克蘭戰爭向世界表明,民主國家並肩對抗專制侵略的重要性。」這在當時的政治上似乎很安全,但對於任何了解川普政治基礎的人來說,這都是毫無意義的風險,川普的政治基礎中有很多將拜登的干預視為全球主義計劃昂貴且風險很大的延伸。
在民主黨控制白宮和參眾兩院的兩年裡,蕭淑怡待在華盛頓顯得格格不入。她對拜登政府的熱情疏遠了共和黨人,共和黨人始終肩負著為台灣提供真正幫助(尤其是在軍售方面)以及倡導強硬對華政策的重任。台灣總統辦公室未經證實地聲稱蕭淑怡“…被國際媒體譽為華盛頓特區最具影響力的大使之一”,這顯然荒謬至極。
如今,共和黨掌控著整個華盛頓,而川普則執掌白宮,像蕭淑妃這樣有想法的人來主導台灣關係、代表台灣形象就更不合理了。她並沒有明確譴責或疏遠川普,但毫無疑問,她更希望拜登連任,而且她與川普及其高級幕僚之間沒有任何政治或個人聯繫。就像她所在的政治派別一樣,她是一位全球主義左翼女性。
令人費解的是,賴清德在台北延續了這種做法。 7月29日,賴清德在台灣總統府熱情接見了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DD)負責人戴蒙·威爾遜(Damon Wilson)。川普一直試圖取消這個由政府資助的基金會,該基金會將他妖魔化,甚至有一位董事會成員在文章中將他比作「希特勒、史達林和墨索里尼」。該基金會也是「NDD訴美國」 訴訟案的當事人。賴清德接下這場會面並公開發表聲明,這怎麼可能是明智之舉呢?是蕭建議的嗎?
不幸的是,這些錯誤發生的時候,台灣在美國的形象正變得越來越差。
在與中國的鬥爭中,大多數關注外交政策的美國人非但沒能將台灣視為一項資產,反而將其視為一項負擔。台灣不僅可能將美國拖入一場不必要的與中國的戰爭,而且在文化上,美國對台灣缺乏歸屬感,認為台灣是美國必須保衛的。台灣政府不願將其定位為一個不惜一切代價求生存的資本主義自由堡壘,而是將其宣傳為一個電腦晶片工廠。
川普以把外交政策和外國文化的細節留給他的副手而聞名,但他對台灣有一件事卻瞭如指掌:台灣派出了拳擊手林鬱婷參加上屆奧運會,而檢測結果顯示她擁有男性染色體。這位拳擊手在毆打一名女子後贏得了一枚金牌。台灣政府派出美製F-16戰機迎接他的飛機回國。川普對這位拳擊手的勝利感到惋惜,同時也對另一位同樣毆打了一名女子的阿爾及利亞跨性別者的成功感到惋惜。
川普堅信台灣半導體產業竊取了美國科技。他去年曾表示:「你知道,台灣,他們偷走了我們的晶片業務…他們想要保護。」台灣組織和川普在媒體上的反對者紛紛對川普令人震驚的虛假言論進行「事實查核」。然而,這並非謊言,而且就像川普許多令人震驚的言論一樣,進一步的調查證明了這一說法至少部分屬實。美國司法部於2008年和2018年分別指控台灣公民竊取半導體商業機密。 2010年代初,我曾與一位台灣晶片行業的資深人士進行過私人交談,他羞澀地承認,他在20世紀90年代的工作是對美國半導體進行“逆向工程”——即從成品推斷設計和製造工藝,然後竊取它們。 (諷刺的是,當時我正參加由台灣政府資助的赴台旅行,而如今台灣政府堅決否認竊取機密的指控。)
川普的親信也知道他非常關注政府的國防開支。川普可能知道賴斯承諾將台灣的國防開支提高到國民生產毛額的3%嗎?更有可能的是,他知道台灣的實際國防開支低於這個數字,而且一度計劃在今年 削減軍事開支。
台灣每年的國防開支僅約200億美元。相較之下,經常受到威脅的以色列人口不到台灣的一半,但國防開支卻是台灣的兩倍多。川普和他任命的國防部高級政策官員布里奇·科爾比都建議,台灣的國防開支應佔其國內生產總值的10%左右,使其更接近以色列的歷史平均水平。關於這個數字是否合適的爭論似乎從未發生過。從華盛頓的角度來看,台北聲稱將小幅增加國防開支,但卻未能實現這些小目標。
關注台灣政治的川普政府官員或許能理解甚至同情黎智英,因為他所面對的立法院被他的政治反對派控制。但黎智英能夠改善局勢的任何希望都以驚人的方式破滅了。今年 7 月,黎智英所在的民進黨試圖罷免 24 名國民黨反對派議員,但民進黨每次都失敗了——這是台灣政治史上前所未有的公開譴責。雖然民進黨官員指責基層活動人士發起了罷免行動,但這項行動實際上是由民進黨現已辭職的秘書長林右昌和黨團黨鞭柯建銘所倡導和管理的。
這次失敗凸顯了這樣一種看法:黎智英和他的民進黨在選民中陷入困境,無法解決選民的基本擔憂,他們希望透過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並利用國民黨與中國可疑的商業關係以及對北京態度軟弱的名聲來維持民進黨的地位。
民進黨內部缺乏關於商業關鍵議題的真正辯論,例如臨時居民的移民自由化、銀行和保險公司的過度監管以及能源成本。台灣設置了高關稅和非關稅貿易壁壘,以阻止美國農業進入。台灣也限制來自中國大陸的投資,即使這些資本流入可能不附帶任何條件。自2020年北京結束香港法治以來,台灣幾乎未能吸引到任何逃離香港的資本;新加坡一直是最大的受益者。
試圖在台灣生活或經商的美國人面臨重重麻煩。儘管官方有禁令,但外籍人士表示,如果沒有台灣配偶,在台灣開設銀行帳戶非常困難,而且即使有配偶,也會出現嚴重的延誤和麻煩。對於信用良好的美國人來說,獲得信貸非常困難。
為了安撫環保人士,民進黨關閉了台灣最後一座核電廠,必須為消費者日益昂貴的電力提供補貼。其國營電力公司去年虧損了130億美元。一些民進黨官員看到了台灣新近擺脫對外國能源進口依賴的一線希望。他們認為,進口美國產天然氣將大幅減少美台740億美元的貨物貿易逆差。去年,台灣從美國出口了1,160億美元的商品,但美國僅從台灣進口了430億美元。到2024年,美國對台貿易逆差將位居第六。然而,天然氣進口並不能顯著改善這一狀況:川普官員看到的是一個由民進黨領導的政府,受制於無核化和跨性別主義等左翼文化問題,對美國企業漠不關心,對國防不認真,也不願彌補貿易逆差。
台北意識到與川普的矛盾。但改變現狀的努力卻乏善可陳。今年5月,台灣駐華盛頓代表處以每月6萬美元的薪水聘請了巴拉德合夥公司(Ballard Partners),負責「策略倡議和政府關係」。乍一看,聘請這家親川普的遊說公司似乎是明智之舉,這家公司最近還僱用了司法部長帕姆·邦迪(Pam Bondi)以及其他許多與川普有關聯的官員。但事實是,這種輕率的舉動是對那些在華盛頓政府內外試圖幫助台灣的人的侮辱。實際上,民進黨長期以來一直與歐巴馬和拜登陣營中的左派同僚勾結,並將共和黨的支持視為理所當然。後來,當它意識到美國政壇中崛起的新右翼勢力對台灣漠不關心時,台北決定向一些它在某個地方讀到的、受到川普青睞的遊說者示好。 (順便說一句,有傳言 稱,巴拉德在川普的盟友和任命官員中至少部分失去了人氣。)
這正是台灣失去川普的真正癥結所在——也是為什麼這個腐朽的國家在任何最終達成的貿易協議後仍會繼續存在下去的原因。這不僅僅是外交上的怠慢、防禦不足和誤導性的承諾、對台灣是否會抗爭的懷疑、竊取美國知識產權、慶祝家庭暴力中實際上的奧運金牌、縱容其他覺醒情緒以及反商業行為。關鍵在於台灣甚至未能認真嘗試解決這些問題,以及無法理解和理解美國的新右翼勢力。這種缺陷並非僅僅透過向一家可能對川普有影響力也可能沒有影響力的遊說公司砸錢,並邀請更多無關緊要的前官員來台接受總統的盛情款待和瑤帶就能輕易彌補的。
川普實際上已經為全球主義的後冷戰時代拉開了帷幕。一個新的世界秩序正在形成中——幾乎沒有任何外交政策和經濟專家預測到這一點。它在全球擁有眾多參與者和變動因素,但其核心是美國的新右翼。新右翼雖不會贏得每一次選舉,但其勢頭正在上升,並將成為一支值得關注的政治力量,不僅對川普政府的其餘成員和任何共和黨繼任者來說如此,而且在未來許多年裡也都將如此。台灣必須應對的正是這種截然不同的環境——自身可能尚未顯露的政治形態或許也經過了調整。
克里斯蒂安·惠頓曾任布希政府和川普政府的國務院高級顧問,就公共事務和東亞事務為國務卿和其他高級官員提供諮詢。他目前擔任國家利益中心高級研究員,以及公共事務和政府關係公司Rockies Aria LLC的負責人。此前,他曾任職於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富達投資和奧本海默。他是《巧實力:外交與戰爭之間》一書的作者,並擔任Substack網站上「資本家筆記」的編輯。他曾在福斯商業新聞、福斯新聞、BBC、CNBC、Newsmax、NHK、澳洲天空新聞台等許多媒體露面。惠頓先生擁有杜蘭大學學士學位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