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台灣國際地位嚴峻,放眼望去全世界只有小國,特別是那些沒錢沒能力的這些小國家才會願意承認台灣,主要美英德日等大國沒一個承認我們,連明著要我們捐錢投資,搶台積電的美國都沒把台灣當成一個獨立國家,遑論建交,這種國際霸凌就是我們目前的窘境。
說來這是我們自己的問題,台灣與中華民國兩者定義在島內根本就不統一,有些人認為中華民國在國民黨撤到台灣時早就亡國了,有些人就認定中華民國在台灣,定義對岸中國為西台灣,是中華民國尚未收復的失土,支持者各自解讀,互相吵架,不知不覺這個名稱之爭就變成台灣亂源,讓台灣越來越亂。
國家的定位需要時間,說難聽一點有足夠時間的宣傳才能洗腦老百姓的認知,執政黨該好好想想如何與在野黨討論與合作,不然台灣一直這麼內耗只能走向亡國了,有錢有國外身份的人隨時都能閃人,其他小老百姓能怎麼辦呢?學川普說的,讓台灣再強大一次,只有台灣變得更強才能獲得世界尊敬,我們不能啥事都只靠台積電,更何況台積電8成都是外資主導,根本不是國營企業。
Laid wrote:
台灣與中華民國名稱之爭
「台灣與中華民國名稱之爭」,除了修憲,都是「中華民國」。對外的比賽,都叫「中華台北」(《洛桑協議》)。
中華台北(英語:Chinese Taipei;IOC編碼:TPE)是中華民國在國際體育賽事中使用的稱謂,源自海峽兩岸分裂分治後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中國代表權爭議,為受一個中國政策影響而出現的權宜性質名稱。此外,中華民國在亞太經合組織、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等國際組織的會籍,也使用這個稱呼。
1981年3月23日,中華民國奧會(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與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簽訂《洛桑協議》,協議中核准「Chinese Taipei」為中華民國方面參加奧林匹克運動的代表團名稱。1989年4月6日,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秘書長李慶華與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何振梁在香港簽署協議,正式規定「Chinese Taipei」的譯名為「中華台北」。這一模式在其後被稱作「奧會模式」或「奧運模式」。
也就是青鳥說的Republic of “China” 支那的官,賴清德爭著當支那總統,
沒有什麼好爭議的
其實只有民進黨在亂,要台獨改國號又不敢,改憲法也不敢,
只能搞一些口嗨的小動作來滿足它們的弱智台獨工作者,
民進黨不是什麼東西都搬憲法出來,派走狗大法官出來,遇到這種的就不敢了?
怕一拍兩瞪眼,以後選舉沒有統獨意識形態可以提款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