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6大罷免投票慘敗,25案全軍覆沒,仍未讓民進黨按下暫停鍵。黨主席賴清德在7月30日中常會中親令,8月23日第二波罷免戰役,黨公職須「全力支援公民團體」,即便立委王世堅呼籲撤案也沒用。這一決策,在黨內掀起巨大反彈。據了解,多位綠營地方幹部私下怒批「王世堅才是唯一清醒的人」,因為這場賴清德主導的「硬幹到底」戰術,真正受傷的,恐怕是即將面對2026選戰的基層民代。
第二波罷免的對象包括藍委馬文君、游顥、羅明才、江啟臣、楊瓊瓔、顏寬恒與林思銘,同日還將舉行核三重啟公投。據港媒《中評社》報導,這些選區幾乎都是藍營基本盤穩固的深藍地帶,連地方罷團的連署都難以過關,需靠黨中央多次動員與施壓才勉強達標。以新竹縣第二選區為例,民進黨2024年派出的候選人曾聖凱得票數甚至不到時代力量王婉諭的一半,基層黨工直言:「應該是時代力量來主打,綠營根本動不起來!」
該報導並引述某綠營地方人士透露,當初民進黨原本想連徐欣瑩與林思銘都罷免,但由於連署情況不佳,最終只留下林思銘一案硬撐。黨中央隨後召開專案會議,要求地方議員「交作業」、分配連署配額,還得親自出馬收件,讓不少基層民代苦不堪言。有人甚至選擇「擺爛」,只交一張個人連署書應付,對黨中央的命令陽奉陰違。更尷尬的是,地方議員在社區經營多仰賴人情、服務與樁腳,而非單靠政黨標籤。強推罷免,不僅要與常見的藍營民代「低頭不見抬頭見」,還會直接撕裂基層關係網。畢竟,罷免與選舉不同,不是比誰更好,而是要讓對方出局,這類攻擊型戰術只會讓基層民代背負更多仇恨值,對2026選情雪上加霜。
報導稱,地方基層普遍憂心:現在配合黨中央罷免指令,可能失去地方好感;但不配合,又會被冠上「不挺中央」的標籤,陷入進退兩難。尤其在罷免案幾無勝算的前提下,「誰來為2026扛下選票損失?」成了綠營地方最憂慮的問題。
但另一方面,包括北親綠的名嘴周偉航等多人,近日都在各政論節目上透露,726罷免結果,可發現藍營催出了相關選區90%以上的支持者選票,甚至比該藍委當選時獲得更多選票,而綠營有些地方卻顯示「沒開出應有的基層票」,這代表不但沒跨過同溫層,且部分綠營民代也只是應付了事;更有許多綠媒政論節目痛批民進黨對不起罷團,823不能再讓罷團失望。來自綠營鐵粉也強力要求民進黨在823必須全力以赴,也讓民進黨不敢忽視此聲浪,搞到進退兩難,最後選擇站續挺823罷免。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