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虧損的主因是電費無法反應成本,而不是能源轉型。
早在馬英九第二任期準備開始的之前,就曾經因為台電虧損,要漲電費,當時直接油電雙漲,物價回不去,當時馬英九的說法是,這是為了避免讓台電繼續虧損。
當時台灣的能源結構,燃煤40%、30%、核能18%,其餘的燃油、氣墊、抽蓄、再生皆為個位數,當時台灣還在使用核電,台電一樣虧損,明顯台電虧損原因無關能源轉型,跟核能的存廢也沒太大關係。
2024年總統大選,各政黨候選人提出的能源政策,賴清德、柯文哲的綠能佔比都是30%,侯友宜27%,各政黨對再生能源發展,有一定程度的共識,燃氣的佔比也都落在45-50%。
而柯文哲和侯友宜提出的核能佔比,也分別只有10%、12%,這個比例差不多是兩年前台灣的太陽能佔比。
如果台電虧損的主因是能源轉型,為什麼各政黨都主張持續發展再生能源;如果核能是拯救台電的萬靈丹,為什麼想要重啟核電的侯友宜、柯文哲皆只提出10-12%的佔比。
因為就算是主張重啟核電的藍白,也都沒有把核能視為台灣未來的主要能源,而是透過核能作為一小部分的基載、淨零轉型的過渡能源。
各政黨對再生能源發展有共識,柯文哲更是主張要繼續增加再生能源的比例,泛藍陣營也看好綠能發展,持續投資再生能源,貪污弊案數不清,只因為現在是民進黨執政,再生能源就要被打得一文不值,這到底是反對綠能,還是反對民進黨可以做到能源轉型?
台電虧損的主因是成本沒有反應在電費上,全球原物料上漲,台電長期承擔減緩通膨,吸收民生、工業用電成本,另一方面又要持續維持電力基礎設施更新與供電穩定,以前國民黨執政一個電塔倒塌,就全台大停電。
民進黨做了強化電網韌性,但是這些都需要錢,遇到風災盡快搶修要錢,電纜地下化也都需要錢,這也是為什麼政府要補助台電的原因。
如果直接反應成本在電費上,就會直接造成物價上漲。
如果透過政府補助減緩成本吸收所帶來的虧損,民生、工業用電不用大漲,物價也得以有所被控制,這是攸關民生、經濟非常重要的一題。
在立法院把台電補助拿掉,欺騙你台電虧損是因為能源轉型所導致,讓你覺得這個補助不重要,是因為電費提高、物價上漲,對他們有利無害,但這件事實際上會讓台灣人集體變窮。
姑且不論立法院到底能不能編列預算,2300億一人一萬,用不過多久就花完,但一個國家物價一旦升上去,就回不去了。
不到一週的時間,藉由風災痛打再生能源,刪除台電補助,就算要舉債也要編列預算大撒幣,趁國軍一邊在忙救災,同時也在進行非常重要的漢光實戰演習的同時,抹黑國軍、製造社會對立,一口氣讓你對台灣能源、國防都不信任,這絕對不是一個還想繼續在台灣好好執政的政黨會有的表現。
..
馬政府時代,每年台電都盈餘
2015年甚至退電費800元至每戶
----------------
2014年經濟部長鄧振中30日宣布,將以平均攤退方式,把台電因國際燃料價格下跌,所節省的94億元成本,回饋給全台住宅與小商家用戶,合計共有1,173萬戶可受惠,每戶回饋金額為800元。
經濟部30日下午舉行記者會,說明電費回饋方案,由鄧振中主持。他在會中指出,可獲得回饋的用戶共計1,173萬戶,包括住宅1080戶、小商店93萬戶,本次回饋採一次發放為原則,自2015年1月6日起,上述用戶便可享受到電費扣抵。
----------------
你這個帳號就只會撒謊騙人造謠,還會什麼?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