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幾乎每個案子都有黑道
2)幾乎每個案子都有民進黨
3)幾乎每個案子都注定台電要賠錢25-30年
4)幾乎每個案子都都會造成土地不可恢復的傷害
5)幾乎每個被替代的農田、鹽田、魚塭,原來的農民和漁民都會永遠的離開這個行業
6)幾乎每個案子後面都有銀行和租賃公司,一次性的把利潤交給承包的黑道和民進黨,然後再慢慢讓台電賠錢30年
7)幾乎每個案子都是一本萬利的項目,因為台灣有全亞洲最高的綠電收購價格,來保障得標者
8)台電的虧損是由我們的稅收去填補,再加上逐步上漲的電價
9)不斷上升的環境氣溫,造成各種傳染病更容易發生
10)不斷上升的環境氣溫,讓台灣水庫和河流缺水的情況會更嚴重。
11)廢除核電轉向綠電,就是一個高明的大金額貪污策略,並且轉嫁給所有台灣的百姓,這種貪污的手法實在太高明了。
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讓我們完成了一個艱難卻十分重要的專題,以空拍方式走遍西海岸國土,發現了「破碎的西海岸,農田漁塭光電海」,也懇請大家幫忙分享,讓更多人重視這個議題。
由空中俯瞰西海岸,原本美麗的農地漁塭潮間帶,被上萬公頃光電切割破碎,上下游調查,西海岸沿線被劃入光電開發區,面積高達3萬6千公頃,高達 1.3個台北市之多。
《上下游》透過長達一年的調查,走遍台南七股到彰化芳苑共 30 餘個海岸線光電案場,以行腳式的空拍畫面,帶領讀者直擊西海岸面臨的開發壓力,光電無須進行環評即可開發,農漁用地、平原的人造林,或是提供沿海生態喘息的濕地,因綠能受到大幅衝擊,政策出了什麼問題?
問題該如何解決?
請您一起來關心
【空拍調查】 破碎的西海岸 農田•魚塭•光電海
01》導言:被光電消失的西海岸=1.3個台北市面積
台 61 線曾是一條美麗的海岸公路,沿途潟湖、沙洲與濕地猶如一顆顆閃耀珍珠,串起台灣養殖業的重要命脈,如今上萬公頃光電板覆蓋在西海岸,若含預定規劃區,將有高達 1.3個台北市面積鋪上光電。
02》你家不適合耕作:近八千公頃農地劃入低地力、不利耕作區
為了開發光電,上千公頃還在耕作的農地,被劃入「低地力地區」,做為光電開發區。優良養殖池被劃為「不利耕作區」,導致沿海鄉鎮聚落,被光電圍村,居民不解,能源轉型應該與社區共好,怎麼變成反向而行?
03》養殖戶變流浪漁民:全國一半漁塭劃「漁電共生」
全台有1/2養殖漁塭,被劃入漁電共生區位,出現魚塭土地價格暴漲、掮客橫行現象,魚塭價格暴漲,無地的養殖戶被迫退場,或成為流浪漁民,四處覓地養魚,有心投入養殖青年難以經營,產業規模持續萎縮。
04》室內漁電天女散花,免環評土方回填蟑螂多
從空中俯視,大片大片的室內養殖場,穿插在露天魚塭之間,為了開發室內案場,需大興土木,漁塭土地經常成為廢土非法傾倒的苦主。因為室內漁電免環評,近年如天女散花、四處蔓延。
05》巨大的空白支票:新名詞「綠能發展區」
為加速綠能開發,行政院推動「綠能發展區」,區內農地不受農地農用規範,設置光電比例大幅放寬,甚至可以直接變更離農,魚塭也可以只種電不養魚。大幅打破國土規劃,被視為傷害過大,學者連署要求喊停。
06》為光電流失的國有地:海洋潮間帶、鹽田、人造林
來自北方大陸的黑面琵鷺,每年飛越數千公里來到台灣渡冬,但近年台灣西海岸的濕地、鹽灘蓋上光電板,讓候鳥的餐盤越來越少。濕地、鹽灘、潮間帶等國有地具有生態保育功能,如今皆成光電商的開發熱區。
07》綠能與農漁爭地,能源政策往哪裡去?
經濟部力推的「全面開放農電共生」與農業部「以農為本」的核心意旨,為兩條無法交集的平行線。前任農業部部長陳吉仲多次為了反對農電共生,與高層直言頂撞,甚至不惜以辭職相逼,阻擋農地開放種電。
08》低估的成本:光電開發西海岸,誰來付費?
台灣島嶼演化的本質,讓我們擁有豐富多樣的海岸線地貌,除了人類在此安身立命,也孕育高度生態多樣性。當土地皆讓位給光電,能源轉型的成本,誰來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