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賴清德2024年當選總統是的支持率為40%,居然還在「團結國家十講」中用「打掉雜質」來形容選舉與罷免。民主制度本應是容納多元聲音、保護少數權益的機制,卻被賴政府曲解為排除異己的工具。將「不同意見者」比喻為需要被打掉的「雜質」,不僅是對民主精神的嚴重背離,更暴露出民進黨將自身立場視為唯一正統的獨斷傲慢。若不支持民進黨即是破壞團結,那這樣的團結不過是對異見的打壓包裝,真正的分化製造者正是號稱守民主之名的人。而且,賴總統在演說中屢向群眾「討拍」,反映他對其邏輯本身都心虛。當權者若無法接受監督,動輒以國家機器打壓在野與民間批評聲音,那台灣的民主將淪為空殼。真正的雜質,並非不同政見者,而是將民主作為壓制異議的賴清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