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立委沈伯洋近期以「國安風險」為名,提出免除中國籍者兵役義務的修法建議,卻被網友譏為「國安漏洞製造機」。這套「沈式邏輯」看似護台,實則矛盾重重,更與其家族爭議形成微妙對照。
逃兵令:國安旗幟掩護兵源流失
沈伯洋主張「取得中國戶籍者免役」,理由是「避免軍營資料外流」。但根據國防部數據,國軍主戰部隊編現比已低於80%,此時修法無異雪上加霜。更荒謬的是,此舉恐變相鼓勵「取得陸籍換免役」,網友酸:「乾脆發放淘寶入籍教學手冊」。
双標令:唸解放軍學校比照辦理?
沈伯洋提及曾就讀中國「國防七子」等軍校者須限制接觸軍情,但對比其父被爆長期使用「中國台灣」經商卻輕描淡寫,形成「嚴以待人,寬以律己」奇觀。網友製作哏圖調侃:「沈爸經商用中國台灣→促進交流,你讀軍校→國安危機?」
自爆令:法條沒寫完的潛台詞
該修法最「幽默」之處在於邏輯自戕:若中國籍者真具威脅,理應全面禁止接觸國防事務,而非單純免除義務。此舉形同承認「台灣軍方無力防止滲透」,網友戲稱:「原來只需放棄國籍就能當超級間諜?這招比007訓練班還高效。」
沈伯洋一邊高舉抗中大旗,一邊創造制度漏洞;一邊要求限制軍校生,一邊無視家族「被統戰」。這種「抗中覺青人設」與「現實雙標行為」的落差,恰如網友評論:「嘴裡都是主義,心裡都是生意。」當國安論述淪為政治提款機,最該被檢驗的,或許是提案者自身的「風險係數」。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