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直播牽涉個人隱私,所以在沒有完善配套下實施會衍伸問題。
絕對不能讓被害者受到二度傷害
但我反對高院法說的輿論影響法官判決的說法,
今天既然要透明,那肯定就得接受全民的評價,
另外輿論會影響法官判決的前提也要是司法會受輿情影響。
從最近的幾個司法案件來看,很明顯地台灣的司法是不會被輿論影響,
要不然柯文哲早就被放出來了
而且你如果身為一個法官還無法秉持專業,被輿論左右,那你告老還鄉別浪費人民的納稅錢了
另外法庭直播需要上億經費,你敢信??????
幾千萬我還覺得有可能,幾億???
這個反對說詞只能感動自己阿...
最後,高院法官提到...偵查不公開
你用一個笑話來辯護自己的論點,你沒有笑 我都笑了
KazeWang wrote:
...(恕刪)
2017年司改國是會議的結論,已經討論八年了,還要討論多久?
一台手機放在桌子上就可以直播了,要花什麼錢?
就算要用網路攝影機,也不會超過二萬。
說要花600億的人麻煩給我做,我只收國家300億,半年內做好。
Delkin wrote:
台灣人民對台灣的司法系統的高度不信任感
這個才是主因
畢竟 立院是依據人民意志立法
而司法系統(含檢調系統) 現在高度的不被信任
舉個法律系常開的玩笑
一開始 人民不信賴司法 約1/3
這時候法官們說 這是因為他們不屬於被告 與 原告支持的任一方
所以是1/3
司法值得信賴 因為被告與原告都支持法官判刑
後來變成1/2 時
法官們說 那是因為判下去 會有人輸 有人贏
而輸的一邊不信賴司法
再來變成2/3 的時候
法官們說 那是因為 現在政治取向 有人是偏執政的 有人是偏在野的 另外有人是偏中立的
所以 不管怎麼判下去 都有兩個偏向是不信任司法
結果 現在只剩下1/4 的人覺得司法值得信賴....
而法官還在找說法~
當法官們 為司法辯護只是找理由時
那當然看不到為啥人民不信任的原因
他們的腳色已經從"法官"變成了"律師"
------
那個最高院的法官
說詞聽起來像不像是律師?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