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詩涵是小歐盟成員

看來我必須再好好講一遍,小黨正確的生存之道。
小黨採取的策略取決於他們的核心價值,究竟是台灣比較重要,還是自己的壯大比較重要。
把台灣放在第一順位的小黨,就會知道該跟民進黨合作,成為民進黨的友軍,分進合擊,對抗藍白。把自己政黨的壯大放在比台灣更前面的小黨,則會選擇不和民進黨合作,甚至和民進黨對幹,準備收割民進黨流失的選票。
前者才有機會成功壯大,後者則會遭致失敗,因為正常台灣人都知道必須把台灣的安危放在絕對優先的位置,其他核心價值在台灣面前都只能是第二順位,畢竟一旦台灣被併吞,就什麼都不用談了,也不用再肖想什麼小黨壯大,沒有被送進再教育營甚至變成某個權貴身上的器官就不錯了。
2016年的選舉,對小黨來說是最佳策略,和民進黨談合作,協調選區,集中資源在最有可能選上的地方,並在成功選上之後和民進黨充分合作,以實際表現爭取選民認同,並持續壯大。
而小黨最不該做的,就是分散有限的資源廣推候選人,最後導致沒人選得上,甚至出現更糟的結果,在艱困選區分票,讓民進黨人選不上,保送了藍白,讓台灣的安危陷入險境,甚至還在那邊沾沾自喜,把拉下民進黨候選人當成是自己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