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新店荒淫里長的新聞應該會讓不少人覺得奇怪,台灣里長的薪水又不多怎麼有辦法到處花天酒地?
於是稍微整理一下某些里長那些不為人知的生財之道,歡迎參觀 。
虛報工程款、採購費:小修小補也是藝術,尤其是在價格上。只要跟熟門熟路的廠商握個手,里內小型工程(修繕、清潔、活動佈置)立刻收費翻倍——看起來在修水溝,實際在灌水。
虛報活動費用:辦個里民活動,能報上兩倍人數、三倍便當、四倍遊覽車費,一場表面上關懷長輩的愛心之旅,實際上是補助金的挖金之旅。
侵占公有財物:區公所配發的電腦、印表機、高級咖啡機,通通進了自家使用。誰說公家東西不能私人享用?只要你是里長,它就是你的!
虛報里基層工作經費:開工沒人,收據照開。工人不存在,薪水實收。所謂「基層經費」,說白了就是「上層享用」。
圖利特定廠商或個人:採購流程?招標制度?那都是給普通人用的。大人們有自己的遊戲規則——提早洩漏底價、假驗收真放水,不合格的工程照樣過關。因為,兄弟就是要互挺。
協助詐領補助款:只要你會演,「弱勢團體」的資格永遠輪得到你。有里長罩,人人都能變成補助達人。佣金我們分,補助你領,我們政府很有錢啊!
協助處理事務收賄:你有事,我有門路——這是一場雙贏的交易。協調災後重建還能順手收個紅包,里民的災難成了里長的賺錢機會。
賄選創意大賽:「雞蛋禮盒」變選票,「志工表單」藏紅包。一場場活動背後,是選票與金錢的交融盛宴。人情做足,票自然來。
介入土地開發:手握地方話語權,哪裡有空地,哪裡就有你「順手協助」的空間。不管是買賣還是重劃,幾泡茶談完,戶頭裡就多了幾個零。
包庇非法行為:地方媽媽苦心經營的非法賭場,或是里內地下KTV,只要繳保護費,馬上變合法娛樂中心。畢竟,里長不是法律的執行者,是是非的協調者。
濫用權限:不喜歡你,就卡你案件;喜歡你,就加快進度。這不是濫權,這是情緒化行政藝術。辦事看臉色,也算是地方特色之一。
以前我還不理解為什麼遇事請里長幫個小忙也得要看臉色,等到長大後才知道是我不懂事,沒把好處準備好人家才懶得理你。
內文搜尋

X